第一百零六章 氧化镓复合材料的研究-《拿命搞科研,全网跪求我休息》


    第(2/3)页

    再举出一个实际例子来看:

    华夏载人航天的九州(十)三号飞船从太空返回到地面的速度大约为7.9千米每秒,这种速度差不多是音速的二十几倍了,返回舱内有三名华夏航天员乘坐,当返回舱穿过地球的大气层时,舱体外壁会与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由此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将这种热量及时散去,那么返回舱内的三个人就会直接化作飞灰。

    而火箭一般都有四层防护,一层是最外层的烧蚀材料,这是最主要的隔热主力,第二层是隔热瓦,烧蚀材料通过融化、升华等各种物理或化学方式吸收热量之后,残留的温度就大概1000摄氏度左右,于是隔热瓦才能轻易阻挡这些热量入侵。

    然后是一层中空层,利用空气进行隔热,最后一次继续用隔热材料做隔热层。

    为了保护航天员和太空探测仪器,这样的隔热措施是必要的。

    等待了几分钟,超高温实验室的温度显示已经到达了2000摄氏度,林禹三人穿着隔热服焦急地等待着。

    停止加热,稍稍冷却降温之后,林禹三人走了进去,氧化镓涂料还是好端端地呆在那里,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

    “林顾问,成功了。”林禹身边的两个人相互击掌。

    林禹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在系统实验室模拟过,但是在现实里还是不免捏了一把汗。

    “可以了,既然是作为涂料,那么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氧化镓涂料并不作为主要的隔热材料,而是喷涂在烧蚀材料的表面,是作为辅助隔热和颜色喷剂而被选中的。

    “可以了。”林禹三人记录了实验数据之后,与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打了招呼,让他们收拾好实验场地。

    人类所能达到的温度远远不止3000摄氏度,最高的温度甚至达到过5.1亿摄氏度,这是两个被加速到仅仅与光速相差万分之一的粒子相撞击而产生的温度。

    去年,华夏的人工太阳计划——EAST东方超环创造了两项世界之最,实现了“人造太阳”以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

    人造太阳实际上就是对于“核聚变反应装置”的另一种称呼,是因为这种装置和太阳有一样的反应原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