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世成正手拉直线。 时耀突然一削,把球软绵绵的继续送到孙世成正手位。 再拉。 再削。 孙世成依旧是继续拉直线,时耀则突然削了个反手。 孙世成立刻反手加力拉过去。 时耀后退一步,连拉带扣再攻正手,一个长球打过去速度飞快。 孙世成马上回拉,他的反应不差,但不适应这么大力道,回球直接飞出了界外。 他顿时苦笑一声。 这球输的不冤! 国内乒乓球喜欢玩技术,而一些国外的球员,尤其是欧美的球员玩的是力道,技术差一些可以用力道来弥补。 近年来,乒乓球的个头不断变大,越来越转不起来,力道优势就体现出来。 打出去的球力道大、速度快,即便球不太转也依旧能赢下来。 时耀拿下第一球,心里底气都足了些,刚才的球同样是试着打的,给球不断加力,拼的就是对方的身体素质、反应速度都赶不上自己。 有了这一次试探,赢下来的方式又多了一项。 孙世成也发现了这一点。 后续的几拍球,只要到了对拉环节,对方减少了对球的控制,而是不断加力,让他感觉也很难打。 “2比1。” “6比4。” “9比7。” 孙世成一直非常努力的追分,但对方也打的很好,而且专门拼体能、拼爆发,他身体也有些跟不上了。 一个下午坚持下来,再加上和时耀打的焦灼,很累。 这场比赛中,每一个球都集中注意力的打,而且还有心理战,双方都投入百分百精力,打的非常艰难。 时耀再赢下一球后,比分变成了10比7,到了关键的决胜赛点。 赛点球,发球权还是在时耀手里。 他盯着孙世成看,决定试个幽灵发球,来一招出奇制胜。 幽灵发球,成功率只有三成,几率不高,但只要成功就赢下来了。 输了,还有机会。 手里握着球,他就不断转着手腕,幽灵发球最重要的就是手腕抖动,不能让对手看清哪一拍击中的球。 侧身横对球桌。 球平放在手心,挥手高高的抛起来。 这一次的抛球高度近三米,球下落到位的一瞬间,手腕快速抖动。 连续几次! 球成功弹到了球台,过网后再弹到对面球台。 孙世成懵了。 针对接发球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判断球的转向,刚才对方的高抛并不担心,抛的再高也要切球。 只要注意转向,前面动作再花哨也没意义。 但是,没看到啊! 对方手抖了好几次,谁能看清哪一次是真正的发球? 他能做的只是碰运气式的伸拍切过去。 判断失误! 球直接弹飞出了球台! 11比7! 两局连胜,时耀拿下了比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