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来的是老村长家。 抬头看了眼日头,老村长语重心长的开口。 “大伙既然选择相信我!我也会尽最大的力,把大伙带到能落脚的地方!但是有一点,想在出门前,再和大伙说道说道。” 有人急了。 “老村长,咱先上路吧!这都耽搁半日子。” 老村长清了清嗓子:“不急!不急!出门前,和大伙先把舌头刮干净。世道不太平,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事。老朽只有几点小小的要求。” “一、路上一切,皆由我作主。大伙若有看法,且与我来商量。万不可在路上,大动干戈。二、路上或许会遇到看不过眼的事,大伙万不可插手。三、更不可不与老朽商量,就将外人,安排在我们的队伍里。大伙需知道,有句老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便是同舟共济!年轻的,若有余力,多多帮助家中老人多的。咱们只有像蚂蚁一样,抱成团!拧成绳!才可以度过这次难关!” “老朽肩上担着的,不仅仅是村长这个名号,更是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若有人觉得,无法做到以上三点,那么,请你离开我们的队伍!但若是此时,你同意了。路上犯上其一,那就别怪老朽翻脸不认人!将你踢出队伍去!” “这关系的不只是你我的安危,更是咱李家洼几十条的人命!” 一阵的窃窃私语后,老槐树下恢复了安静。 “好!那!出发!” 决定离开李家洼的人,一行长龙,蜿蜒在通往村口的路上。 自然也有不愿意离开的。 比如李三娃,站在门前,看村人们离开,嘴角略带笑意。 “走了好!走了就没人抢山上的水和食,留我三娃子一人在村里,才更好呢!” 李老三家都有走狗屎运的时候,他就不信,他还不如李老三了? 这片山养一个村的人,指定养不活。 可养他一家嘛,应该没啥问题! 正美美的想着呢,却见刘婶,从山里背水回来。 李三娃脸上的笑,瞬间没去。 这老婆子,真够讨厌的!居然没走! 留下来,是想和他抢食吗? …… 这边,李家洼出来的近十多户人家,已经到了村口。 以往少有人走的官道,今儿出奇的热闹。 原来,不止李家洼的人选择逃荒。 附近好几个村的人,都选择离开边口镇。 只不过,整个村相约同行的,还真就只有李家洼的人。 那些人,要么三两家同行,要么直接是单户行走。 也不免能看到,有拿牛车或是赶驴车的。 相比之下,李家洼一众只拿脚赶路的,是真的穷到家了。 再看人家,大包小包的背着,挑着。 可李家洼的人呢? 要么一个布包系在肩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