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边口镇落脚第一日,李三水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钱。 拿到十个贝币的那一刻,李三水哭成了泪人。 而李家最小的幺妹,仅凭着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运气,就躺赚了一百二十个贝币。 这一晚,除了李大石,一家人都睡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最最最安生的觉。 天不亮,李大石听到院子里有动静起来。 看着伙计劈柴,李大石兴奋的过去:“小哥,你们掌柜的差人做杂事不?” 小二笑着摆手。 “大石兄弟,医馆有的是学徒,杂事从来不兴请人的。” 李大石败下阵来。 在小哥那讨了些水,又拿小树枝,他资料把牙剔了剔,然后喝一口水,使劲的漱上一阵,最后咕咚咽下。 缺水的时候,大伙都是这样刷牙漱口。 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或许才能不喝漱口水。 “大石这是要上哪?” 起来的王氏,看到大儿在擦脸。 “娘起来了?我想出去找找活做。” “大哥,等我、我也一起去。”李三水追出来。 “你去干啥?你在医馆就能找着活。” 李三水尴尬笑笑。 “昨儿,是医馆实再忙不过来。平日里,医馆都不兴雇人的。” 像医馆、绣房这些,但凡是能让人学得一技之长的地方,有的是学徒做事。 比如医馆,不仅不发工钱,学徒们还得交月钱给医馆。 再加上学徒们又都是师傅,精挑细选出来的,手脚勤快,脑子又好使。 如果不是昨儿医馆一时忙不过,他哪里会有学认草药的机会。 “那就一起去吧!”李大石点头。 王氏吸了吸鼻子,拿布沾了水,给两个儿子擦脸。 “你们在外,一定要相互帮衬着。大石,出门在外,脾气收敛着些。三水脑子好使,多听三水的。” “三水你多看着些大石。如果找不着活,你两也别在外面呆太久,赶紧回家来。” 李大石沾水抹头。 他们都很久没有洗头了,只能着点水,把头发弄伏贴些。 至少看起来,干净利落。 “娘,您放心吧!我十九岁了,不是小孩了。” 王氏默默点头。 是啊,大石今年都十九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