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对对,三儿说得对!按三儿说的做!” 当家的也这么说,不明所以的王氏,也不再问,乖乖照着做。 至于盒子,次日起床的时候,李三水就把小木盒,扔进灶堂烧成了灰。 接下来一周,李老三都过得如鱼得水。 三水不仅学习了认字,药理医理,也在许掌柜的亲自教导下,突飞猛进的成长。 每每与李老三碰面,许掌柜都会夸奖三水。 李大石也每日出城砍柴,自打那回独自进出没有问题后,李老三也不跟着了。 他自知,孩子大了,总得撒手。 不离开爹娘,孩子也不会真正长大。 认真踏实又仔细的李大石,因砍来的柴火,都是圆木,没有参杂枯枝,而受到买家老爷们的一致喜爱。 柴火买卖也做得一天比一天好。 甚至有人,打听着,找到李大石买柴火。 买家一天比一天多,以至于李大石原先一天出成一趟,成了后来,一天出城两趟。 挣的钱,也从之前一天五十个钱,到后来,一天一百个钱。 家里收入多了,王氏也时尔出门,买点不值钱的菜回来。 不再是单一的馍馍粥,玉米饼,玉米糊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终于能有钱买盐了! 虽然只是劣质得,还有沙土的土盐,一家人都无比满足。 他们再也不用扒医馆茅房里的老盐了! 老盐,其实就是茅房里硝盐,是尿液从身体里排出的盐分,堆积在石块上形成的结晶。 兴许是吃得好,养得好的原因。 二木的伤,已经好了大半。 连许掌柜都说:“照这个恢复程度,再有几天,二木的腿,就能完全好了!” 最最最值得开心的是,他们一家南下的日子,能提前了! 李老三也没闲着,开始和王氏出门,采买南下要用的粮食。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也会有祸从天降的一天。 这还得从二木的腿,完全康复的那日说起。 那天,一家人正因为二木的腿,完全康复而欢呼高兴。 一群官兵,就领着徐府的徐妈妈,和两个徐府婆子,来到医馆后院。 许掌柜跟在后头,直问:“官爷,这是出了啥事了?” 领头的小吏摇头晃脑,微仰着头,一脸不可一视的问:“谁是李老三啊?” “李、李老三他犯啥事了?” “他?摊上大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