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老三适时的盖好背篓。 “大婶,我们一家老小,现在急需个落脚的地。不知道……” 李老三话还没说完,妇人当即换了张笑脸。 “小事!小事,只是,这价钱,可不能太高。不然,我在主家过不了关,这事可就……” 别看这是笑着说的,可话里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李老三,别想敲足杠。 李老三也是活了半辈子的人,哪里会连这些都不懂。 答应下来后,妇人领着他们,转了好几个巷子,停在一处小门前。 敲开门,里面的婆子一脸恭敬的唤了声:“刘妈妈。” “陈开家的,这些人,安排在你这院子住下。明儿再打发他们离开。” “是。”婆子应下。 妇人招手。 李老三连忙上前。 “把盐量好了。我把钱付了。今晚,你们住在这里,明天离开。” 宅子里常年买盐,这种量制装盐的背篓,一背足足三十斤。 大旱前,这样一篓,市价三十两。 瞧这群人土包子,也不知打哪搞来的盐。 今儿要是搞得好,自己还能扣下小二十两呢! 妇人心里正打着小算盘,那边赵李两家人,听有地方落脚,都高兴坏了。 只有队伍最后的张小莲,目光久久的停留在妇人身上。 李老三把赵二叫上前:“买卖这种事,还是你来的好。我也不懂怎么量,怎么说价。” 以前在李家洼的时候,他家一年也没买上几回盐。 赵二以前跟马队走过商,算得上,是他们这些人中,唯一一个见过世面的。 可赵二脸一红,他都不好意思说。 他是赶过马队,可别人赶马队是学做买卖,他呢,只学会了喂马,啥也没学到。 为了不丢面子,才给家里人说,学会了买卖。 那时他想着,反正家里没本钱做买卖。 谁曾想,他居然还有贩盐的一天! 赵二在妇人面前,这个那个的半天没说清楚一句话。 李老三急得在一旁跺脚。 大伙都跟着捏紧了拳头,满手心的汗。 然而…… 除了四宝! 看到别人捏拳头,四宝小眉毛竖成了八字型。 为啥要捏拳头? 感应到四宝心头疑惑的系统:[他们是紧张!] 四宝:手里有啥?为什么别人有,就宝宝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