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肉-《无限轮回:开局住鬼店》


    第(1/3)页

    野战帐篷中,赵扬点开个人终端,凝视着上面所投影的地图,只得轻叹一声。

    终究是本钱不够,否则就以对方指挥官那种尿性,这场战役将有可能会在一个月后结束,而且是毫无损失地结束。

    对手的粮草不会很充足,否则也不必特地派出魔法师来附近村庄催熟作物。自己如果有一支数量足够的机动兵力的话,完全可以将那些几乎不设法的村庄,在一天内统统烧成一片白地。

    断粮,这是一个以少敌多很常见的思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不是正因为奇袭乌巢粮仓成功才得胜的么?

    至于这样做所涉及到的道德问题,比如会有多少人饿死,多少人流离失所,哈,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队伍里的每一个士兵,赵扬都能叫得出名字,都是一朝一夕与他们一同训练的,为什么要为了一些陌生人的死活,而让自己的手足士兵损失在战场上?就因为那些陌生人头上顶着“平民百姓”这四个字?

    或许看着在四散奔逃的村民、在火焰中毁灭的村庄,赵扬会感到难过,但他仍会毫不犹豫地会去做,因为亲疏有别,既然谁都是爹生娘养的,那为什么不让自己的部下而非陌生人活下来呢?

    但这注定是一个不可能的计划了——因为赵扬没有机动兵力,太过靠近晨星镇就会很容易被逮到,一逮到就是死路一条,缓慢的行军速度令他根本无法快速地撤退。

    此时赵扬才感受到,机动性究竟有多么的重要,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是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因为机动性的强大本来就能使少量的兵力打出大量兵力的效果。

    打个比方,一块钱流转十次,每次都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那这一块钱就可以当作十块钱来用,毕竟花出去还能再回来,花出去十次,就再回来十次。

    一百个士兵能在短时间内出击十次,那么这一百个士兵就可以当作一千个士兵来用,对方即便真有一千个人,分兵把守,则处处薄弱;集中把守,则顾头不顾尾。

    所谓敌疲我打,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自己得跑得比敌人快,不然敌疲我打,敌刷一下就跑了,我打不着;敌进我退,敌刷一下就过来了,我根本就退不走。

    赵扬现在刚好就缺失了这个名为“机动性”关键因素,他的部队属于“敌进我死”那一种。

    但赵扬为什么还敢在此修建营盘了,就是因为他对时势有信心、也对自己于人心上的判断有信心。

    现在的大时势是什么?伊里尔的军队节节败退,但如果用这个来作为自己制定计划的基础,那就大错特错了,大环境节节败退,不意味着在本地,在这一个局部地区节节败退。

    伊里尔的新闻虽然没有什么用,要真看这个来制定计划,可以自己找棵树找根绳子吊死了,也不必赫德王国的军队来动手。

    但赵扬根据自己双眼所见的,还有此次任务所给出的情报,就可以确定,这个地区大体上还是由伊里尔公司所掌控的,伊里尔在占上风。

    B-305这么大个基地还竖立在了,看似赫德王国的军队在此地四处逞凶,实际上攻陷的不过是一些小型基地,或袭击一些运输线罢了。

    B-305在基地级别划分上,也不过是一座中型基地,赫德王国在此地的军队,如果真的有足够多的兵力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围攻大型基地乃至地区主基地,把旗帜插在上面?

    恐怕此地赫德王国军队在此地的任务,也只是袭扰、拖延罢了,根本就不会想要固守一个地方。

    否则此次任务情报中的晨星镇守军,源自王室军队的不会只是一个精锐小队,这真的很难掌控那些摇摆不定的本土贵族军队。

    他们的长官多半并非真心想占领这个镇子,而是随手留了一支小队来整合当地的墙头草们,并且要求那支小队最少也拖到某个时间点,最好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拖到正面大部队赶来了最好。

    至于正面大部队什么时候赶来?那就只有元帅才知道,甚至元帅都不知道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