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邕州的故事-《大宋奸臣》


    第(2/3)页

    当初苏大人已经侦查到贼兵动向,得知贼兵欲图进犯邕州。

    三日之间连派二十八人前去桂州请援,然此二人即便是在邕州城破之后,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说完,知州直接拎起酒壶狠狠的灌了一口,咬牙切齿的道:“王安石好大喜功,以占城败交趾于横山关而遣沈、刘上任。

    时太原侯熙河大捷,此二人贪功冒进,结怨安南。安南之祸,始由此二人也!

    然此二人之祸,始由王安石也!”

    这话大伙就没法接了,上一个这么说的人,现在离得也不远。那人叫苏轼,之前被贬到儋州当知州去了。

    俩人要是想见面,也用不着一周的功夫就能把酒言欢惺惺相惜了。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到底还是商人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赶紧跟小二招手,让他去请在楼下弹唱的民间艺人上楼演奏。

    不多时,一个老头便捧着琵琶上来了。跟商人说了两句话之后,便开始弹起了曲子。

    或许是商人特意要求的,曲子的风格听上去有些轻快,很是让人放松。因此,适才尴尬的气氛消失不见。

    一曲结束,众人纷纷抚掌,老头也朝着几人拱手感谢。

    随后不久,酒宴结束,然而在那之后,邕州知州却在没说过哪怕一个字。

    出发的时间被定为第二天的下午,因此张景明一觉睡到了中午才起来。

    匆匆吃了口饭填了填肚子,又收拾收拾东西,便已经到了下午出发的时候了。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码头,商人也没等多久,见使节团来了,便带着几人上了船。

    财货之类的东西,在昨天已经让随从运到船上去了。不是没有担心过这商人会不会见财起意,做不理智的事情。

    但是打听得知,这商人在邕州还挺有名气。他做生意就两个字,守信,因此很多人都愿意跟他做生意。

    既然他的风格是以守信为主,那么应当不会出现想象中他谋财害命的事情。所以张景明对他并没有太过提防,两天半的航程,两人相谈甚欢。

    两天半下来,一路上风平浪静。想象之中的狂涛骇浪,并没有出现。

    商人对此十分满意,尤其是当他看到迎接宋国使节团的占城国使者在码头翘首以待之时,他更是兴奋

    无比。

    他这艘船的辨识度很高,几乎所有在码头工作的占城人都知道这是一艘宋国商人的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