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功既已告成,自然到了该论功行赏的时候。 向朝廷报捷的那份荣耀,留给了苏州刺史薛穆。本来从道理上来说,这一份报捷的折子,该由薛穆与秦禝会衔上奏才是,不过秦禝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一个州刺史和一个知县联衔,那是什么光景儿?没有这个规矩。于是只好你上你的,我上我的,秦禝以御前侍卫的身份,另写一份密折。 虽然是两份折子,口径却要一致,不然对不上茬,会闹笑话。而这个口径,当然是由秦禝来定,于是那位苏州别驾-----徐晋牟,他奉了薛穆的指示,不得不屈尊再一次来到申城的县衙,跟秦禝商量这一件事情。 “秦大人!”一见面,徐晋牟抢先拱手为礼,“我特来赔罪。” “徐大人,不敢。”秦禝也很客气,浑不似当日发作他的那副样子,“还是那句话,彼此都是为了国家。” 要商量的事情中,最要紧的是歼敌的数字。申城一战,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杀敌万余人,俘获三千余,投降的则前有吴银建,后有裴纪元,一共六千人,因此总数差不多有个两万。按秦禝的想法,加上两成,报成两万五千之数,很过得去了。 “加两成?”徐晋牟失笑道,“秦大人,我也是在行伍里打过滚的,象你这么客气的统兵官,从没见过。” 以他的看法,就算不做杀一冒十的事情,至少凑出一个半十,报成五万,都不为过! 徐晋牟说这样的话,倒不奇怪。沿海诸州的官军,好不容易打一场这样的大胜仗,岂有不大报特报之理?秦禝心想,当初在云河打的那一战,拟写的战报,也是如此这般,跟徐晋牟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大人,薛大人那里不过是落个名声,你这里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徐晋牟再加一句,小声说道。 好处就是除了相应的奖赏之外,投降和俘获的隋匪如果没有收编,需要遣散,照朝廷的惯例也是有一笔用于资遣的费用。浮报人头,这笔多出来的钱,就可以纳入私囊。 秦禝又学了一个乖,不过他志不在此,而且浮报过甚,会给下面的军官起一个极坏的示范。想一想,找出来一个理由:“既然是薛大人的意思,我亦不敢拂逆。不过听说曾大帅许人新编练的新军下个月就要到申城,多少还要给人家留点余地才好。这样吧,三万如何?” 徐晋牟意犹未足,可是秦禝这么说,他也无可奈何,最后定了一个三万的数字。这一下,与薛穆所期待的颇有差距,徐晋牟的差事没能办得圆满,再谈起别的就有些懒洋洋的提不起兴致了。 秦禝想谈的,是地方上的善后。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现在是兵和匪各自把松江全境都过了一遍,百姓所遭的蹂躏自然不轻。秦禝希望徐晋牟能报告薛穆,一个是能不能拨一点款子,抚恤地方,另一个是能不能把今年松江府的钱粮,奏请朝廷做适度的减免。如今的苏州诸府,也就剩一个松江府还在朝廷手里,其他的都被薛穆丢给隋匪了,因此做为朝廷在苏州的最后一个桥头堡,秦禝觉得维系松江的稳定并不是一件小事。 “秦大人,何必无事自扰?”徐晋牟看着他的脸色,做出一副好心的样子说道,“现在各处都在用兵,朝廷催饷急如星火,薛大人愁得头发都白了,只恨钱少,还谈什么抚恤地方?我看这个话,不必提起。” 语气还算恭谨小心,但话里的意思却不得体。徐晋牟又犯病了——秦禝只是请他转达,哪里轮得到他来说什么“不必提起”? 秦禝在心中摇头,琢磨着是不是该再收拾他一下,但转念一想,薛穆原本也是这样的人,何必跟他们去计较?反正他们几个,在苏州也待不了几天了,新军一到,自然会有一番人事上的更张。听说这位曾大帅的弟子,李纪德弄起人来,从不手软,象徐晋牟这样的根本不在话下。 话不投机,宾主之间都感觉出来了,彼此敷衍了几句,徐晋牟便告辞,去到吴煋的衙署小做勾留,当天就乘船返回了南通,见了薛穆,不免对秦禝有所抱怨。 “这个秦禝,太张狂了!”徐晋牟恨恨地说。他对上一次被秦禝当众训斥的事情,始终抱憾极深,总是寻机会要给他上上眼药,“连薛大人的话都敢不听了,真该教训一下。” “算了,算了,何必跟他计较。他说报三万,就报三万好了。”薛穆息事宁人地说,“少年得志,狂一点也是难免的,何况又刚刚打了胜仗。” “那也不能狂得没边啊。我看,自从他抓了何大人,就再也没把别人放在眼里了。” 这,何大人,自然就是何珪樑了,是薛穆的恩主,被秦禝逮捕的前任两江总督何珪樑。这亦是薛穆心中的一件痛事,此刻被徐晋牟挑出来说,一时默然无语。 徐晋牟觑了觑薛穆的脸色,知道自己的话发生了效用,于是干脆再烧上一把火:“听说那个名动苏州‘美厨娘’,白沐箐,已经入了他的衙。” “唔……唔?”薛穆只觉得一股又酸又痛的醋意,直冲上脑门。他以堂堂一州刺史之尊,要收白沐箐做姨太太而不得,现在居然被个七品知县抢走了,这个面子往哪里放?想象着又白又嫩的白沐箐被秦禝抱在怀里的情景,心里别提有多难过,忍来忍去,终于还是忍不住,冷笑道:“军务如此繁忙,他倒还有这份闲心。” “就是,该给他一点教训才好。”徐晋牟说道,“不然总有一天,他要爬到大人头上来。” 薛穆被提醒了——秦禝现在已经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说不定哪一天,真的谋起这个刺史的位子,也未可知。然而再想一想,却又泄了气:“他是当红的人,又新立了大功,不好弄。” “薛大人,秦禝胆大妄为,有一件事,是坐实了的。”徐晋牟小声说道,“拿这件事来上奏,不说攻倒他,至少也要让他脱一层皮。” “哦?什么事?” “我在衙署,从吴煋那里听来了一个消息,”徐晋牟神神秘秘地,说出一句话来,“秦禝的军饷充足,申城府库就没出多少钱,听说都是南越人给的,如今咱们大夏和南越的关系........” ==========分割线======== 薛穆和徐晋牟这些龌蹉心思,秦禝自然猜不到。他还是循着自己的思路,来找吴煋,说善后的事情。 吴煋当然跟徐晋牟不一样,见了秦禝,极为热情,说了无数奉承的话。不过说到正事,吴煋的话却又与徐晋牟是一个调门了,总之是财政艰难,左支右绌,单是供应军饷都已经很不容易。而且话里话外,隐隐有这样一层意思,军务上自然归秦禝一把抓,但现在仗打完了,民政上的事,总要以州里的意思为准。 秦禝明白了,说到底,吴煋还是薛穆一条线上的人,徐晋牟跟他,必定已经有过共识。秦禝也不说破,回到县衙,坐在签押房里琢磨折子的事,悠悠地想,这个吴煋,我可得好好捧一捧他,一定要把他的功劳写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