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官海风雨 第三十二章:成婚-《独断江山》


    第(2/3)页

    这一道恩旨,三军同获懋赏,官兵之中以军功升职的很多,特别是几位主官,收获都不小。

    梁熄,赏忠武将军衔,正四品上,龙武军统领。

    张旷,赏忠武将军衔,正四品上,龙武军副统领。

    穆埕,赏明威将军衔,从四品下,龙武军团官。

    钟禹廷,赏明威将军衔,从四品下,龙武军团官

    姜泉,赏宁远将军衔,正五品下,龙武军团官。

    吴银建,赏游骑将军衔,从五品上,龙武军团官。

    吴椋,赏游击将军衔,从五品下,亲兵营团官。

    、沈继轩,赏通议大夫衔,正四品下文官,龙武军营务总办。

    吴煋,授中大夫衔,从四品下文官。

    叶雨林,赏知府衔,正五品文官。

    而对于秦禝,则有专门的一段话,特加褒奖:“该员于艰难万状之中,死伤枕籍之余,栉风沐雨,亲冒矢石,终于攻灭伪众,克保名城,朕心倍感嘉悦。秦禝加恩赏授苏州长史,统帅龙武军。并锡封上柱国,世袭罔替!”

    秦禝终于成为了龙武军的“统帅”,从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统兵,再不必尴尬于七品知县的职衔,而不得不靠御前侍卫的名头去压人了。

    长史这个职务,虽然可以算做是刺史的下属,但从品秩上来说,秦禝的上柱国还是正二品的勋爵呢。因此体制上虽不能“分庭”,但在品级上却可以“抗礼”。齐王所说的“人财两端,都可就手”,倒也不算虚言,因为一省的民政、财政、田土、钱粮、官员考绩,都是长史职分内的事情。

    得了这样一个职位,又封了上柱国,都是出乎意料的事情,特别是“世袭罔替”四个字,尤为值钱。秦禝心想,照这么说,若是老子安安生生的,不造反,那么等到有了儿子,这个上柱国,以后就可以传给他。

    然而儿子还是没影的事。那一回跟嫂子,没有弄出事来,真是侥幸,不知嫂子会不会替自己生一个又或者,万一老天不长眼……

    太后有喜了,谁干的?

    他心中打了一个突,不敢再想下去了。

    这次封赏,各级文武官员,也算是赏得既厚又公平,因此申城城内和龙武军的各营团驻地之中,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独自向隅的是杨秣——秦禝本来是准备拿他接替吴煋的,谁知弄巧成拙。没弄成。秦禝仍然不免郁闷,因为吴煋不动,这让曾替自己出过大力的杨秣,情何以堪?

    “启翁,对不住之至。”秦禝登门谢罪,“真是出了鬼了,容我慢慢查清楚。”

    “秦帅,何必自责?”杨秣很豁达,笑着说道。谕旨一下,现在可以公开喊秦禝为“秦帅”了。“其实也不必查,无非是吴大人自己的功劳。”

    “唔……”秦禝明白了,吴煋为了在升官的同时,保住申城道这个位置,不知在哪里花了钱,从这个架势来看,所费定然不是小数。

    惟其如此,更见得这个位置的重要,非想办法去了他不可。

    “秦帅,这件事不必挂怀。我倒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帮忙。”

    “是,启翁请说。”

    “梁熄他和小女的婚事,我想替他们办一办。”杨秣略带尴尬地笑道,“一切使费,都由我来出,只是梁熄那边,怕要请秦帅做个媒人了。”

    “梁熄?”秦禝疑惑道。

    杨秣脸上更是尴尬三分。“正是,梁熄将军,小女对他........唉......三言两语一时说不清楚,只能求大人帮忙了。”

    这是想得到的事情,对秦禝来说亦是好事,可以固梁熄之志。秦禝以龙武军主帅的身份,替他主持此事,也很合适。不过想起俏皮可人的杨素,秦禝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酸溜溜的——当初在杨秣的府上,还以为杨素是对自己有意,没想到却是要跟梁熄喜结连理了。

    不对。他提醒自己,不可再存有这样的念头。梁熄和一帮军官,在过去的这场战役里面表现得很出色,而且对于正在扩充的龙武军来说,也非常重要。不论是冲着杨秣,还是冲着梁熄,都应该风风光光的替他们把这场婚事办下来。

    “这个媒人我做了!不过这等于是我们龙武军娶媳妇,怎么好说都归你包办?这里面的规矩我不大明白,回头我找沈继轩来总承其事,一定能办得圆圆满满,绝不会委屈了杨大小姐和你的这位乘龙快婿。”

    这就见得秦禝会做人了,杨秣当然深自满意。他只有杨素这一个女儿,从小就千疼万爱,百依百顺,只是再也想不到女儿竟然会因为几面之缘就爱上了一个武夫,而且到了“坚钢不可夺志”的地步,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成全他们。但是人家刚升官,你就嫁女儿,别人多半要拿惊异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秦禝以“龙武军娶媳妇”来对待,那就不仅风光,而且格外有面子。

    这件事情定了下来,就不妨再说点别的。杨秣问秦禝:“秦帅,你的龙武军衙门,打算设在哪里?”

    这时旨意里的另一道指令,允许龙武军设衙。以便其处理军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