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见月明-《娶匪为妃》
第(2/3)页
“是长胖了,我抱着都沉了!”昭华见这小尼姑笑容像太阳,说话像百灵鸟,又清又脆,心中很容易就生出亲近之感,对她并没有什么防备。
“啊,对了,还没请教小师父名姓。”昭华忽然想了起来。
肖蔚顺势道:“魏潇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潇潇’。”
“潇潇?好名字,他们都叫我云三郎。”
肖蔚点头道:“好,我知道了。你会在这里住一阵子的吧!”
昭华点了点头,肖蔚笑道:“我其实不是尼姑,要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俗家弟子,只是觉得佛法修心,才跟着庵里的师太修佛,你对我不必有什么忌讳,我一贫家农女,野惯了,也不把公子当外人,公子不要见怪。”
昭华一怔,其实要不是肖蔚提醒,她自己都忘了自己现在还是一身男装,是个男子身份,这般直勾勾地盯着人家年轻姑娘,实在是有些失礼,便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故作低沉粗糙的声音说:“哪里哪里,是我江湖草莽,姑娘不要见怪才是。”
肖蔚是个热心肠,上次来见她心情不好心里就记下了这件事,他们跟守真和尚是朋友,那自然也是她的朋友,只是上次没能搭上话,这次她见昭华主动来跟她说话,想必是心里好受了一些,但神情依旧落寞萧条。肖蔚想着她身边只有两个年纪大的男子,必定很多事情不便说给他们,她便有心帮帮她:“公子,我见你心情多有抑郁,这归云山风景优美,现在正是山花浪漫的时节,相传南唐有位志勤和尚,出家三十年都未能悟道,一天见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就顿悟了,静慈庵山脚下桃花如云,你要是觉得闷,我就带你去山里逛逛,散散心说不定也能顿悟了呢。”
一听这话,反倒又勾起了昭华的伤心事,她神色瞬间黯淡了下来,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摇头道:“不,还是别麻烦了,我没心情。”
肖蔚道:“诶,有什么事不要压在心里,说出来就会好了。你说给我,我可以帮你开释开释。”
昭华想起自己大起大落的身世,以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命苦,更无助的人了,听肖蔚这么说,便摇头苦笑道:“我瞧你年纪似乎比我还小着一些,未经世事,如何能开释我?”
肖蔚道:“你可不要瞧我年纪不大,我经历的事情却很多,我跟你讲讲我的故事。”她说着就拉昭华去院里的石凳旁坐下,开始跟她说自己的故事,当然,她不能完全说实话,仍旧是半真半假的那套说辞:
从小父母双亡,被人贩子多处拐卖,流落江湖,后为生计身陷妓院,爱上一个书生,后来书生抛弃了她,她一怒之下落草为寇,反而遇到了一个心爱之人,在他的照料安抚下,她才活了下去。
她立誓要找书生报仇,可惜没能杀得了他,反被官府追捕,那位心爱之人便送我去他朋友处躲避,可惜他们都肩负重任,她的情人固然想留她,可惜他的朋友却怕她招来祸端,于是就想偷偷杀了她一了百了,但是她逃了。
她不既好再在外露面,也不好再去见那心爱之人,因为她也阴白他朋友的疑虑是对的,此时去见他,会给他招惹麻烦的,所以她才打算躲着他,那天她一个人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这里,都是大师父收留了她,又推荐她去静慈庵,这才遇见了为庵里种菜的老夫妻。
他们无儿无女,她也是无父无母,索性她认他们做义父义母,成了一家人。她心有疑虑,心中不得安宁,每日听着庵里木鱼诵经才觉清净。只可惜她六根未净,心中还念着自己所爱之人,也念着自己的仇恨不能放下,所以没有出家,只是暂时在这里寄身,韬光养晦,再寻良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