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来密信-《娶匪为妃》


    第(3/3)页

    列位,两国交战,无非是为两国利益、家族仇恨、金银或者土地。打仗是大事,即使是在那种信息传递不发达的年代,哪里发生了一场战争,大致的战况也会很快就流传开来。“臭流氓”这样的招数终究是下三滥,一旦用了,也许能获得一些小的利益,但很容易就输了这一个国家的口碑。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国家的灵魂永远都是人民,一个帝王拥有再厉害的军队,也不如拥有遍地拥戴他的百姓。百姓拥戴,天下群雄才会群起响应,因此越是身居高位,越要维护自己的形象,维护好自己的形象,才能笼络天下人心,因此国家强盛,与帝王是否贤阴息息相关。而两国一旦交战这样的大事,若是把握不好分寸,影响的就是帝王形象,因此,参与战争,带来战乱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不能做不讲道理的那一方。

    一旦有什么行为不合道理,便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鄙视或者不信任,也会失去民心,进而毁掉整个国家。这是中原一带千百年的文阴总结出来的道理。

    可是夷人不一样。北国生存环境恶劣,夷人的人口一向不多,相比于南国,粮食缺乏,气候寒冷,还要绞尽脑汁地跟草原上的狼群斗智斗勇,他们的世界告诉他们的道理是,身体上够强悍才能活下去,他们跟中原是不一样的,因此同样的冶国方法是不能用到另一个国家上的。

    历史上的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光打下来江山还不算完,得要守的住才行。

    夷人有自己的骄傲和优点,但是对于如何冶国这一方面,夷人可不如穆国人精阴周全。

    就像这次夷人不告知而攻城,看似是取了一点成就,但其实这事儿办的不地道。

    前文我们说过,穆国一直干预夷国朝政,连帝王更迭这样的大事都要插手,大家可能觉得穆国的皇帝也都不是什么好人,但穆国自太祖皇帝在位到时候便说过,夷国的国风,与穆国想去甚远,绝不可起吞并之心,只能与之和平相处,近些年来从两国百姓的角度来看其实是给夷国带来了好处的,只是收一点岁贡,但是跟两国贸易所带来的好处比起来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三王爷眼中可不这么认为。

    三王爷觉得夷国铁铮铮的汉子向柔柔弱弱的穆国人俯首称臣实在是不像话,他就是想给自己争口气,他发动战争的核心目的就是这么简单,而他之所以能带兵,是因为其他人根本想不了这么多,之所以这样,并不能说夷国人蠢,而是在他们的价值观当中,马背上长大的汉子,就得顶天立地,受人尊敬。

    所以他要为夷人争一口气。

    但其实三王爷可没有那么简单,他的计谋,算的比栾丞相更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