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山关无归途-《九鼎风云志》


    第(2/3)页

    史立大喜,暗笑御史丁玄无用,却让他平白得了如此立功之机。他心中暗暗意定,不管这中丨山一族是否叛逆,自己也得给他们盖棺定论!

    他来到中丨山国中,拣选核心紧要人犯,并那调查案卷,一并押解回京。这一路走来,让那些原本养尊处优的王室贵胄大人吃足了苦头,不独冒风冒雪,缺衣少食,且一路都得步行,只有冯太后并那五岁中丨山幼王才能乘在囚车之中。每到歇宿之处,史立便提取人犯拷打询问,只想在回到长安之前便屈打成招,获取中丨山谋叛的口供,封侯之功便指日可待了。

    没想到中丨山一族虽均是钟鸣鼎食之人,但都颇为硬项,任是吃了多少苦楚,累死、冻死、意图逃跑被军士格杀者不下十数人,其余之人也没人肯承认这谋叛诅君之罪,直让史立恨得牙痒。

    2k

    若是这伙打不怕的贼骨头到了长安,由御史台接手办案,那自己的功劳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一边于路攀爬,史立心中暗暗发狠,等到得武关驿,一定再行提审,严刑询问,不问出叛逆行径决不罢休!

    就在史立左右思量之时,忽然身后传来一片人喊马嘶,接着是泥水沆瀣之声,土石沿着深涧下滑之声惊骇人心,史立急回头看去,只见那辆囚车在行过山道险峻处时,一轮在泥水中打滑,竟轰地脱出山道半截,将那拉车之马也给拽翻,躺倒在泥水里面哀哀嘶鸣。

    如今行至武关道最狭窄之处,队伍拉成长长一排,哪想到中间囚车会遇上这种险境?囚车之中可是关着冯太后与那中丨山幼王,若是在此掉下山崖死了,罪过可谓无法弥补!

    史立惊出一身冷汗,一叠连声喊道:“兀那叛贼!快快出力拉住那车!若你们主子掉下去死了,你们也要跟着去死!”

    此刻那押送人犯的兵丁只在首尾,能救那囚车的只有一旁的中丨山国囚徒。当然囚车之中乃是主母和幼王,史立不喊,那些中丨山国人也都下意识地去扯住车辕,攀住长缨,阻止那囚车的下坠之势。

    “莫要管我,先救箕子!”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囚车中响起,是冯太后。纵在此险地,这位久经风雨的老妇仍是处变不惊,将怀中的孙儿勉力从囚车的空隙中递出。

    那中丨山王刘箕子吓得面如土色,在烈烈山风之中哇哇大哭,看他身量比一年前长大不少,哭得也中气十足,想来那肝厥之症倒是好了。

    就在此刻,异变突生,旁边一个三是余岁的汉子双目之中闪过决绝之色,忽然伸手抢过幼王,不顾他失声大哭,决然将身一矮,向那深不见底的道旁悬崖奔纵而去!

    所有人都呆住了,甚至忘了惊呼出声。人群之中只有卫姬尖声哭泣,不顾一切地向这边挤来。

    方才那接过箕子的囚徒姓,乃是冯太后侄媳妇的弟弟糜宁。他接过幼王,只对冯太后说了一句

    :“太后,机不可失,我带小主公逃了,若天可怜咱们中丨山国,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竟是不顾性命,以身为垫,带着中丨山王刘箕子沿着陡峭山崖向山下滑去!

    史立哪料到竟会出现这般变故,吓得寒毛耸立,只是连声大喊道:“快追!快追!莫要让这不要性命的贼子跑了!”

    可他喊声虽大,押送囚徒的兵丁哪里敢如那糜宁一般纵下山崖追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不要命的贼人带着中丨山国最紧要的幼王,连翻带滚地摔入深渊之下。

    史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连忙令一名北军队率带着二十名兵卒寻路下山,务要寻到那胆大包天的贼人和中丨山幼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