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常安谋》


    第(3/3)页

    “王爷。”守月先她一步朝简宁王福礼。

    知晓了他的身份,谢慈音也忙屈身福礼。

    简宁王朝着二人走来,笑着朝她道:“免礼。”

    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简宁王眼中漏出几分赞许。

    “可是谢家的姑娘?”他温声问道。

    谢慈音轻轻点头,然后抬头看这眼前的男子;明皇室的血统极好,大多男子都长得十分俊,眼前的简宁王也是,虽然有些年纪了,但并不妨碍他的长相,反而还在这份俊上添了点岁月感。

    “这一双眼睛,好生熟悉。”盯着他的眼睛,她心中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观南,与观南一样的狐狸眼。”

    “娘子今年几岁了?”简宁王问她。

    谢慈音觉着他没头没脑的,哪有人上来就问人家几岁的,又不是要给她说亲,就算要说,他家又没有适龄的男子。

    虽心中诽谤,但她还是答道:“十五,已过了及笄之年。”

    十五,他那儿子十八,刚好刚好。“我还有公务在身,我这园子里好玩的多着呢。”他和煦道。

    “守月,带娘子好好逛逛。”

    说完,他便转身走了。谢慈音莫名觉着,这位大伯,好像对自己很满意。

    回谢府时,谢慈音将遇上了简宁王的事情告诉了谢夫人,顺带还说了简宁王好似对自己很满意。

    谢夫人好笑,朝她道:“人家不过就是问了你的年岁,怎么就觉得人家对你很满意了。”

    话出口了,谢慈音才觉着不妥,她红着脸低头小声道:“这不是说了么,是感觉。”

    见她此般模样,谢夫人心情大好,将她搂入怀中,哄道:“我的女儿国色天香,知书达理,谁又会不满意呢。”

    王钰在一旁听着,暗暗在心里吐槽道:“姑姑,真是一个实打实的女儿奴!”

    几人到谢府时,谢鸿也刚刚办公回来。

    他近日有些忙碌,已经有好几日没见着女儿了,便留了谢慈音与王钰用膳。

    用完膳,谢鸿想起了老母亲来的信,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同女儿说说。

    打发了王钰回去,他将谢老夫人的信递给她母女二人,缓缓道:“你祖母说,前些日子,族中的几位长老来家里问了你与太子何时定亲;江宁一带,陛下插了许多新人过去。”

    谢夫人接过信,大致看了一遍就将姓递给谢慈音。

    江宁一带,古往今来都是谢家的地盘,想不到当今陛下的手已经如此深了。

    虽信中语言晦涩,但谢慈音还是看出来了,谢老夫人的意思是“新帝务必要与谢家有亲。”

    谢慈音苦笑,只叹谢家久居于江宁,太小看当今天子了;或许她们的打算是好的,可谁又能知道,谢家选择的这位“新帝”永远不可能坐上皇位。

    “音儿,你与父亲说实话,你是不是,不喜欢太子?”见她面色凄凉,谢鸿问道。

    “没有,音儿只是觉着,为何非要与皇室接亲呢?父亲,谢家已经钟鼎人家了,为何不像母亲家中一样,退居江宁不问朝政呢?”她反问道。

    或许关于女儿的婚事,谢夫人可以过问一二,可眼下牵扯到朝政,她是个书香世家出来的,瞧不懂也不能问。

    眼见女儿情绪低落,她伸手握住她的手。

    长叹一声,谢鸿道:“谢家不同于王家,书香传世。自祖师爷开始,谢家便是以中庸权衡之术传世,若是不在朝为官,谢家恐怕难以立足。这些年,陛下越发倚重新贵,而新贵又视世家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是不退,是不能退!”

    是呀,当年查处谢家,朝中官员半数官员都被连带,她不是不懂,只是不知如何自救。

    “一切随父亲安排。”有些话不能够说出来,只能去做。

    见她落寞不已,谢鸿咬咬牙,坚定道:“音儿,若是你不愿意,父亲便同你祖母……”

    “父亲,孩儿愿意的,孩儿只是,只是舍不得你们。”她打断谢鸿,清丽的脸上划过泪珠。

    谢夫人拥她入怀,忍了泪意劝道:“傻孩子,哪有女子不嫁人的。”

    待谢慈音回房后,王夫人谢夫人厌厌倚在罗汉床上,叹息道:“人人都只瞧得见世家的风光,却不知其中的辛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