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常安谋》
第(2/3)页
谢慈音微笑,微微低了抵头。
“这位是哪家的,倒是头一次见。”见谢慈音旁边还坐着位年龄相仿的姑娘,文昌帝又问。
还未等谢夫人开口,皇后便已含笑回道:“这是嫂嫂家中的侄女儿,近日来京中做客。”
想起了明翼前头说他遇刺被王家姑娘搭救了一把,文昌帝便上下打量了一眼王钰,随后称赞道:“不愧是出自王家,很是有名家风范。”
尊着礼数,王钰起身福了一礼,道:“陛下谬赞。”
“坐吧,不必多礼。”
“太妃今日大寿,儿没有什么好赠的,便从沿海进贡来的珊瑚中,挑了一株如树般高的红珊瑚,供太妃平日欣赏。”
他话说完,身边站着的大内总管李德应便吩咐外头候着的人道:“抬上来~”
只见前后八个人,用两根木头桩子,吊着一棵高大的血红珊瑚进来。
这珊瑚的成色已经是极好,更难得的是周身一点破损也没有,惯是平日里见惯了好东西的皇亲贵族们,也觉得眼红。
杨太妃很是高兴,笑着朝他道:“你有心了。”
“太妃喜欢就成。”文昌帝温声
道。
自有皇帝珠玉在前,那么它人的礼,就显得有些秀气了;待众人献完礼,歌姬们便上来献唱献舞,众人赏着歌舞,又顺道与周围人寒暄。
过了一会,杨太妃往椅子上靠了靠,似是不大舒服的模样;谢皇后见状,忙关切道:“太妃,是不舒服吗?需不需要宣太医来。”
“怎么回事?”文昌帝见了,也侧头问道。
杨太妃摆摆手,道:“无事,不过是人老年迈,听不得这样吵闹的歌舞了。”
文昌帝闻言,忙让李德兴撤了歌舞,歌舞一撤,满堂就显得有些冷清。
皇帝与太妃说了一会子话,便转头去和身边的许贵妃说话去了;而皇后则意味深长的瞧着谢慈音。
太子坐在皇帝右侧,眼睛直勾勾的瞧着谢慈音,眉目中有着掩饰不住的怒气;只见他一杯一杯的喝着酒。
过了一会,皇后瞧向坐在许贵妃身边娇羞的女子,突然长长叹了口气。
见她叹气,文昌帝皱眉问道:“大好的日子,你叹什么气?”
皇后勉强一笑,叹道:“我是瞧着六郎的婚事都定下了,我儿的还没个着落。”
谢慈音心下一紧,似乎知道了谢皇后的打算。
皇帝淡淡一笑,开口似有讽刺之意:“这太子妃的人选,你不是早有打算了么?”
皇后尴尬一笑,正准备要开口,坐在下首的太子却突然发起疯来。
只见他挥手将酒桌上的东西打翻,大声吼道:“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娶她!母后,我不愿意娶谢慈音!”
众人被他吓到,挨他近些的明翼,一把上前去将他的肩膀摁住,大声唤着:“太子殿下!”
明横双眼猩红,脑子里全是谢慈音奚落嘲讽他的模样,他一把将明翼推开,起身大步走往谢慈音的位置。
文昌帝震怒,拍桌呵斥道:“大胆!逆子,你要做什么!?”
明横一副中邪的模样,谁的话也听不见,直直走到了谢慈音跟前去,伸手就要掐她的脖子。
谢夫人大叫一声,忙扑到谢慈音跟前去挡着,下首的王衔见了,急急往二人身边赶。
“来人,来人护驾~太子发狂啦。”皇帝身边的李德兴大叫着;皇后被这变故吓到,指着明横半天倒不出一句话来。
好在,王衔来得及时,一脚将明横踢开。
明横被他踢开时,嘴里还大骂着:“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仗着家势罢了,若不是你那好姑姑的打算,我又何必上赶着娶你!你当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样的场景,恍若上一世明横来她院中发疯的模样,谢慈音瞪眼瞧他,眸中一片恨意。
谢明韬在王衔后面上来,眼见他出口不逊,即刻就跳上去与他扭打起来。“你敢欺辱我阿姊?”
殿内一片混乱,杨太妃拍着胸口,伤心道:“造孽,造孽啊~”杨夫人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护在她身前。
文昌帝在一旁冷眼瞧着,仿佛闹事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个跳梁小丑。
很快,侍卫涌进来,将扭打在地上的二人分开。
“打桶水来,将这逆子泼醒!”文昌帝冷冷道。
很快,有内侍提着水进来,迎着明横的面泼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