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是烧烤场,但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里面并不单提供烧烤炭台和用具,当中有一半的区域做成了柴火土灶,就是专门用来提供给像凌蓁他们这样由学校组织来集体游玩的学生团体的,因为通常他们都会有“野炊”这一个保留项目。 但是在野外草长林密的,也不能让一群孩子乱选地方玩火,因为一个不小心烧起来的话,造成的损失将会是难以想象的。 除此之外,如果觉得柴火土灶还满足不了猎奇(熊孩子玩火)心理的,还可以在烧烤区域与柴火土灶之间的那一小片地方自己挖个坑用木材去搭那种简易的三角架。 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发挥的机会,凌蓁所在的高二(1)班所采用的是每六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做四个菜式,完成之后六个小组再将作品汇集到一起,让所有同学自由选择试吃,最后评选出最佳小组的做法。 因为班里的座位排列刚好是每排六人,因此以往都是默认按照这个来分组的,但是这一次陈媗怂恿着众人搞新意,不按原来那样分组了,而是全班人一起参与抽签,抽到哪组算哪组。 结果陈媗、生活委员还有凌蓁三人就抽到了同一组,真是冤家路窄。 凌蓁倒是没什么,反正烧菜她是不会去烧菜的,除了烧菜之外,最好也不要让她料理食材,除此之外的其他工作她倒无所谓。 为了兼顾干净卫生和环保,个人用的碗筷等餐具自带,自然也由自己负责清洗。 而装菜用的盘盆是从学校食堂借出来的,每组两盘两盆,使用前后只需要简单用水冲刷就行,因为送回到学校去之后还会放到专门的洗碗和消毒一体的机器去进行再一度清洁。 因此如果分配到洗盘子的工作,任务量是相当低的。 除了烧菜和洗碗之外,一个小组里的任务还有料理食材、烧火、丢垃圾这三种。 其中因为洗碗和烧火的任务相对轻松,因此负责这两项的人还兼顾了最后一起清理垃圾的任务。而剩下的四个人,两个料理食材,两个烧菜。 分组是前一天下课时就已经抽好签的,早上坐车时小组的成员都有意挨着坐,以便讨论野炊的事,凌蓁他们这一组也是在车上就商量好了每个项目需要的人力。 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谁分到哪一个项目还需要再确定。 别的小组已经开始各就各位地忙活起来了,凌蓁她们这组还一边领食材和用具一边商量着人手分配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