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陆姝上学的房子准备好了之后,凌蓁捏着手里的钱,再想想以后会越来越大的通胀,就想着现金捏在手里所能得到的利息就算能抵得过通胀,也剩不下多少,倒不如把它用来投资一些回报比较稳定的产业。 投资到什么产业呢? 因为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凌蓁在未来一年内的主战场还得在青坡村那边,因此她需要选一些用不着费太多精力和时间的项目才行。 而这个时候最省力的投资就是房产了。 她手上的余钱足,买房子全部都是可以一次性付款的,房子买来之后还可以用于出租,就算不计算房子本身的升值,这些房租也可以抵过通胀了。 越想越是靠谱,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凌蓁几乎是每隔一天就跑一次海城,前前后后买了十套房子后才收了手。 这些房子大多是在一些比较出名的学校附近的,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都有。 这时候还没有开始流行追捧什么学区房,但是以后在这种名校附近的房子是很抢手的,价值会升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另外还有两三套是凌蓁推测往后会推倒重建的位置,那里的房子很旧,因此买到手的价格更低。 房子虽然老旧,但是收拾收拾住人还是可以的,因为担心房子长久没人住,会年久失修,出现什么问题也不能及时检查,因此凌蓁准备屋子收拾好后,还是尽快租出去。 就算租出一个比较低的租金也无所谓,有人维护着房子就行了。 这样前后往海城里跑了近一个月,凌蓁就陆续掉去了近百万。 不过因为西餐厅那边每日都在持续提货,因此凌蓁的账户是陆续都有入账的,即便去了近百万,她的账户里也还剩下两百万左右。这些钱放着也是放着,她还在继续想着:还有什么项目可以投资呢? 跟人合伙做实业之类的是暂时不考虑的,因为她比较喜欢当甩手掌柜,别人很容易把她架空。再加上她也暂时不认识多少这方面上的朋友,因此想了想还是算了。 凌蓁后来想到陆姝在海城这边上学,到了高考之后,念大学未必还留在海城了。凌蓁查了一些高校的资料,之后又跑到省城去在几所名校附近也置办了几套房子。 之后她再一想:最好的名校在首都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