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子川挠了挠头。 他略微措辞,认真道,“高新技术是国家第一战斗力,不假。” “但华夏在技术的短板,不是朝夕之间能解决的。” “我觉得,还是从人口红利上出发。” 人口红利可不是赵子川心口雌黄,这是经过今后20年验证的……一个人一天多消费一块钱,华夏市场就多出10几流动资金。 国家致力于‘脱贫’,谋划的,应该也是如此。 赵子川不敢妄自揣度华夏智慧,浅尝辄止道,“我觉得,老百姓富起来,生意会越来越好做。” “看我桃山。”赵子川有点炫耀的意思。 他招呼刘美娟,笑问道,“跟领导汇报回报,路边摊、小商贩能赚多少钱?” “赚多少,咱可不知道。”刘美娟没撒谎,收入也算秘密。 但刘美娟拿出了手机,打开了电话本,递向了赵子川,“喏,一共97个摆摊的,64个做了理财,最多的投了四万,最少的,也有8000。” 嚯! 夏行长惊了。 他赶紧替赵子川到了一杯酒,目光中满是羡慕,“我当行长那会儿,大众存款均不上400啊。” “你这桃山,有点意思。” 赵子川没接这奉承,认真道,“由此可见,老百姓富了,买卖才好做。” “是这样。” 老一辈人,相当有感触。 霍天宇剥着蒜瓣,一边说道,“一个穷的叮当响,地主想剥削,也榨不出二两。” “我小时候,十万块钱就是巨富,得县长接待。” “现在,华夏有十亿富豪,百亿门庭!” “再过二十年,说不定咱华夏,也有千亿万亿富豪……但造就万亿的,还得是广大消费者。” 点到为止,赵子川立了招牌,准备借钱了。 他静等霍天宇感慨结束,一本正经道,“我虽说入股了西芝,但处境十分不乐观,董事会上,一定是我说什么,全票反对。” “但有一点,绝对不会被反驳。” “我想,在华夏投建300家大型工厂,主攻农机。” “有西芝、佳吉两家给予技术支持,一定能在短时间内,让华夏农业生产,产生质的变化。” 一听这话,夏行长坐了回去。 霍天宇眼观鼻、鼻观心,也是默不作声。 俩人都听明白了。 夏老爷子,自然也是了然于胸。 他抿着小酒,半天没吭声,最后才说出一句,“这事,你得找相关部门递交合理有效的建议书,有人支持,才会资金流动。” 呼。 赵子川深出一口气,咧嘴大笑,“谢了您,我干了!” 话,没说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