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九十四 讲道理-《半吊子的道士》
第(2/3)页
赵启年手掌隐隐发通依旧想要拍桌子,虽是别人的看法,但他还是听不得别人说杨启半点不好,不过终还是忍住了,“为何会如此?”
李从文边想边说,语气不是那么肯定,但毫不隐瞒,“杨叔往常之策由谁发布?”
“自然是中书省。”
“以谁人的名义?”
“应是中书省官员亲去大将军府,诏书上盖的是摄政王印,这些年来尽是如此,朕登基以后,偶尔也盖朕的宝玺。”
赵启年见李从文恍然地点点头,以为他想到了什么,欣喜地问道:“如何?”
“啊?我想不明白。”
赵启年嘴角一抽,自己虽然想找个能说真话的人来,但李从文也未必太真了点。
“不过。”李从文紧跟了半句,见赵启年又看向他,问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也许不同人的眼里,陛下也是不一样的。”
“朕?朕是怎样的?”
“陛下在百姓眼中也许是个仁善的皇帝。”
赵启年一愣,没觉得自己有多仁善,朝廷政令多数由杨启和李敬澜决断,自己好像只负责点头盖印,与自己没多大关系。
“在宫中的太监和宫女眼中陛下也许是个随和的皇帝。”
赵启年不好意地微微点头,倒不是真有多么随和,只是不希望别人太过紧张。
“陛下在大臣们眼里可能又有不同了。”
“有何不同?”
“在大臣们眼里,陛下也许是个可怜人。”
赵启年愣住,随即又觉得有些好笑,“朕有什么可怜的?若是朕都可怜,天下可还有不可怜的人?”
李从文摇头,又想起史书里讲的道理,“陛下对北疆可有防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