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塌了有城楼顶着-《世界第一高中生》


    第(2/3)页

    当地一些好心人看他们一家住在鱼池上可怜,有时趁半夜偷偷摸摸的来到鱼池上把包裹好的衣服放在她家门前,早上李月华打开铁门才发现门外的衣服,魏福玲和魏思过抱着新衣服欣喜若狂,使劲嗅衣服上淡淡的香气。

    李月华越想越觉得不值,越想越窝囊,赌气走到车站,看着眼前驶过的汽车心一下子软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了刚刚的斗志,考虑着她要是走了,几个孩子可怎么活,魏付海巴不得她走呢,她走了他就会再找一个,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娶了媳妇连自己亲生孩子都不顾,李月华越想越不敢往下想下去,仿佛她的孩子们真的会遭毒手一样。

    他们跟着魏付海能过什么样的日子,李月华想想就觉得可怕,一年秋天,魏付海的奶奶病逝,刚好正赶上鱼塘出鱼,魏付海回不去,李月华只好代他尽孝,那也是她来天津唯一一次回老家。

    李月华带着魏思过在老家住了一个月,她回来的时候,三个女孩蓬头垢面,邋遢的不成样子,穿的还是她回老家之前的衣服,李月华看着三个水灵灵的姑娘在魏付海手里跟小乞丐似的,心里一阵酸楚,想哭又忍住了,这要是在老家,她出趟远门也能找街坊四邻的帮忙照看着,可是在天津,他们连一个亲人也没有,找谁呢?

    魏福音坐在门槛上呆呆的望着土路的尽头。

    魏付海循着她的视线望去,喃喃的说:“放心,你妈一会儿就回来了。”

    魏付海料事如神,傍晚天还没黑,魏福音,魏福玲和魏思过三人在鱼塘空地上玩石子,远远的就看见鱼池的另一头一个熟悉的身影,三人欢呼大叫起来:“爸,我妈回来了。”

    然后,朝着那抹熟悉的身影一路狂奔 。

    后来,魏福音问李月华为什么没走,李月华叹了口气,道:“我舍不得你们。”

    尽管李月华总说他们四个是拖油瓶,可她的心里应该是很高兴吧。

    ……

    战战兢兢坐在沙发上的魏福音时刻关注着李月华脸上最微妙的变化。

    挂在墙上的镜子向来只是摆设,此时此刻,李月华失神的望着镜子里饱经风霜的面庞,仿佛不敢相信那张眼角布满皱纹,鬓满霜华的女人是自己,她有多久没照过镜子了,粗糙的双手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深吸了一口冷气:“我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

    魏福音看着李月华一蹶不振的样子,已然湿了眼眶,她的父母和孙婷婷的父母年纪相仿,甚至比孙婷婷的父母还年轻两岁,孙婷婷的妈妈穿着考究艳丽,上个月到理发店把直发烫成了波浪形的卷发,优雅的盘了起来,淡淡的眉下面用褐色的眉笔精心的描了一遍,一个星期敷一次面膜,李月华大概连面膜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吧。

    “我每天忙的都没时间照镜子了。”李月华坚毅的脸跨了下来,在魏福音心里,她不论变成什么样子依然是她最爱最尊敬的人。

    “走。”  李月华整装待发,略微思索了一下,仿佛想找个人给她壮壮胆,道:“你跟我走。”

    她指了指魏福音,拽了拽衣摆,把衣服上的褶皱抚平,仿佛一下子有了生活的动力,活了过来,道:“外面冷,多穿件衣服,咱们找找人,看看怎样才能把你爸救出来,这个时候可不能哭了,哭也没用。”

    魏福音伸手擦擦脸颊早已干涸的眼泪,站起来,走到屋子里面一角,家里没有衣柜,平时李月华把他们常穿的衣服堆在角落里摆放的一张单人床上,魏福音在如山的衣服堆里找到一件厚厚的棉袄,套在单薄的校服外面。

    这件大花棉袄是李月华特意为她做的,倾注了李月华的一针一线,李月华道:“我给你做的棉袄你怎么不穿呢,管它好看不好看,缓和就行,虽然教室里有暖气,可是上学这一路上冷。”

    李月华干活是把好手,又快又麻利,可就是因为快,才导致她干活不够细致,棉袄上的针脚马虎,红色的棉线顺着针眼歪歪扭扭从衣领到下摆,勉强算是一条直线。

    棉袄是李月华精心准备的,她看天气预报说今年经历的是百年一遇的寒冬,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她仅仅用了一天就把棉袄做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