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报仇雪恨-《世界第一高中生》


    第(2/3)页

    “都起来了吗!” 隔着一堵厚实的砖墙,外面破锣嗓子一样的声音清晰的传了进来。

    叫人心烦意乱,魏福音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心情稍稍好了些,想见的人没有见到,不想见的人整天跟苍蝇一样“嗡嗡嗡”的在你眼前乱飞,她深深的叹了口气,继续蜷缩在被窝里。

    来人叫朱爱莲,是一个身材臃肿,面容姣好,说话盈盈,整天挂着一张笑脸的中年妇女,然而只是一个假惺惺的笑面虎,十六年来,魏福音从未见过此人,可是她的大名却如雷贯耳。

    魏福音年纪尚小,这朱爱莲本来和她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干系,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要是说起其中的缘由可就长了,这本来是上一辈人的恩怨,跟他们小辈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李月华心里的怨念太深,从小到大,李月华在她耳朵里埋下仇恨的种子,魏福音对着个从未谋面的“婶婶”深恶痛绝,直翻白眼,照理朱爱莲怎么说也是她的长辈,可是魏福音对这个长辈就是尊敬不起来,她为此心里感到自责,觉得自己不够深明大义,白念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了,她应该从中化解仇恨,而不是把仇恨继承下去,这样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是上一代人的恩怨,无从考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魏福音却十分笃定的站在李月华这一边,并不是偏私,而是她坚信李月华的为人,李月华除了算账稀里糊涂,爱忘事,唠唠叨叨外,称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只要是她说的,她就信,深信不疑。

    魏付海家中排行老二,李月华先朱爱莲进的门,照理说,兄弟两个分家以后各过各的,就算彼此看不上眼,也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朱爱莲不是个善茬,她自幼丧母,本也是穷苦出身,让人怜悯,跟着一个不务正业花天酒地的爹,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没有着落,虽然大家都不富裕,相较之下,李月华有父母疼爱,童年过的要温馨幸福许多。

    朱爱莲这样的经历本来惹人同情,小小年纪辍学在家,衣不蔽体,自生自灭,却锻炼了她极强的适应能力,像一株肆意疯长的野草,不论什么恶劣的环境都打不死,踩不烂,跟着她花天酒地的爹,她身上或多或少遗传了些恶习,年纪轻轻,跟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关系不清不楚,无人管教,最后弄的在村里的名声极为不好,匆匆嫁人。

    李月华和朱爱莲一前一后嫁入魏家,同样是魏家明媚正娶的儿媳,可是待遇却天差地别。

    朱爱莲和魏付山搬到村后面住,李月华和魏付海跟两个老人住在一起,开始本来相安无事,还算和谐,一日,朱爱莲闲来串门,看中了李月华的一把椅子,没经过李月华的同意,二话没说就把椅子搬走了,李月华虽然生气,但想想不过是一把椅子,搬走就搬走吧,一家人以和为贵。

    第二次,看中了李月华买的夜壶,朱爱莲又故技重演,招呼也不打,直接拿走了,李月华从地里回来,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发雷霆,彼此是妯娌,李月华不想在村里落下一个专横跋扈的恶名,只好让魏付海给她把夜壶讨回来,魏付海觉得这本是一件小事,女人家就是小肚鸡肠,好说歹说终于把李月华哄住了,给她就给她了,一个小东西又值不了什么钱。

    李月华脾气不好,却很通情达理,不再计较此事了。

    都说再一再二不再三,朱爱莲或许觉得人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一日,她在李月华屋子里转了半天,手痒痒,这回把目标落在李月华的缝纫机上,招呼魏付山把缝纫机搬回家了。

    李月华这一次终于爆发了,跟魏付海大吵:“她千不该万不该动我的嫁妆,你给我要回来去。”

    魏付海两头都不能得罪,只能从中间打圆场,道:“大嫂就借回去用用,过两天就给你还回来。”

    李月华冷冷道:“她想要缝纫机,让她娘家给她买,别拿我娘家给我的东西。”

    魏广生想息事宁人,道:“她不是从小没有娘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