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这行乐谱中,他将谱面上带有音符的部分部圈了起来。 在圈上表示出一个四个大字。 主题旋律 接着同样在标有‘trb低音提琴’的乐谱中以同样的方式把旋律圈了起来。 不过在这还有一个细节,在低音提琴最后一小节的旋律中,本书的作者像是在印刷体上又特意标出了一个大大的庄严的。 待将所有标记记号,秦健像是印刷版的将所有的谱子印到了脑海中。 二十分钟后。 “呼。” “下一个。” ‘第八变奏原速,钢琴断奏主题。’ 看着复杂至极的谱面,少年挠了挠额头,再次拿起铅笔。 “八度。” “又是八度,还是一片八度,了。” 最后在这一章的开头,秦键标上了一个强有力的记号。 “继续。” “第九变奏,原速,乐队以三连音为伴奏,钢琴穿梭于伴奏间” 一个小时后,少年停在了第十一个变奏处。 “今天就到这儿吧。” 轻轻的伸了个懒腰。 尽管疲惫,但是身心上的愉悦是无法言语的。 通过系统的总谱阅读,秦键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交响音乐的魅力。 虽然只能看着一个个音符,凭空臆想着各种乐器的音色交汇到一起时的感觉。 但仅仅是这样,就足够让人忍不住起一胳膊鸡皮疙瘩了。 “拉赫马尼诺夫,格林卡以来e国浪漫主义传统最后的华章,这话说的果然没错啊。” 久久过去,秦键才从交响编织的一个个音符中走了出了来。 对于五天后的决赛。 他更加期待了。 能够演奏这样的音乐,本身就是一件足够幸运的事情了。 橱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秦键轻轻的叹了口气,将眼前被划的乱七八糟的乐谱合了起来。 整个下午,秦键所有的思绪都用来和一个作曲家进行精神交会。 拉赫的这首狂想曲是以帕格尼尼《随想曲》的二十四个主题为基础,相对应的创作出了二十四个钢琴变奏,分为了三部分,然后将其串联到一起,在乐队的协奏下,最终成为了一首完整的钢琴协奏作品。 但整个音乐在发展中并没有只局限于帕格尼尼一个主题,拉赫玛尼诺夫更是将自己偏爱的中世纪教会素歌《愤怒的日子》屡次加入到整部作品的变奏中。 所以,这明摆着有两条音乐主线的作品即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又要结合到一起来分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