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华沙街头的悟与重塑「上」,“你也要糖?”-《我的钢琴有诈》


    第(3/3)页

    一击!呈摇摇欲坠之势。

    二击!!即在土崩瓦解边缘。

    一秒后。

    “噹~”

    这一刻,秦键只觉脑海中‘咔的’一声响起。

    第六个清脆和弦再次改变出场的时间力度,犹如轻轻的一口气,彻底吹散了那一座坚固的模型。

    像是过了很久,又像是只过了一瞬

    秦键感到了脑海中的一片清明。

    至此。

    他抹去了脑海中关于‘PreludesOp.28:bFlatMinor「降b小调前奏曲」’的所有外来痕迹。

    而活跃的神经并没有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秦键感觉得到他们只是化整为零的躲了起来。

    “那就重建吧。”

    一个思绪间,秦键的双手再次动了。

    前奏曲,长则几分,短则二三十秒,通常作为一首较长作品的前奏。

    但肖邦的前奏曲并非是这种前奏的概念,他的每一首前奏曲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或印象。

    27岁那一年,肖邦创作了24首前奏曲。

    肖邦的24首前奏曲是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法,从C大调到b小调,以不同的24个调性写成,去排列方法为五度循环相生,最后形成了24首。

    由此,不少学者认为这24首前奏曲关系紧密,应当将24首看作是一部完成的作品来演奏。

    演奏家当中,也有一部分持这一观点,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坚持认为每一首前奏曲都是肖邦以一个短小乐思为中心而构建的,因此应该将24首分开来看待。

    但不论从哪一种角度来看,历史上都分别拥有着太多太多的经典版本。

    每一个精通肖邦的演奏家,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24首前奏曲的内心准则。

    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秦键暂时即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

    24首前奏曲的乐谱就在他的脑海之中一列排开,他很难不将24首看作一个整体,但是受了廖林君的影响,24个大小调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又分别代表着各自的色彩所属。

    所以它们对于秦键即是一体,又是各自独立。

    在这个过程中,秦键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将他们分开来看,秦键认为色彩之外,分别构成他们的并不是单纯的肖邦乐思。

    “演奏者的出发点离不开对作品的详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