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放开它:甜不甜? 段冉点着头:甜,你这是在哪儿? 秦键拿着手机对着四周转了一圈。 房卡它:我还在图书馆 段冉比起一个大拇指:“不错不错。” 放开它:谢谢夸奖我就一直在看书也没干别的 段冉停止了咀嚼的动作,额上如同爬满了一串小问号:我是说华院的图书馆环境不错哎~ 秦键眉头一皱。 放开它:? 段冉哈哈一笑:当然啦,你也很乖,嘿嘿 放开它:呵呵! 段冉amu又是一口,接着蹬蹬蹬的跑开了:等我一下! 放开它:你慢点 段冉再回来时,手上的苹果不见,嘴角的湿渍也被擦去:你帮我听听这几天练的组曲吧。 秦键一听,想起了几日前对方已经开始的巴赫练习,打起精神坐直了身体。 放开它:弹! 一阵撕拉的杂音过后,视频里拍摄角度对准了钢琴键盘,接着一双洁白的手搭到了琴键上。 片刻的安静过后。 键盘上的十指跳动了起来,叮叮当当的琴声从耳机响起。 “第三号英国组曲。” 看着音画不同步的屏幕,秦键索性将手机放到了桌子上。 “g小调。” 这首作品说起来秦键还是比较熟悉的,他曾练过。 这是一部由前奏曲、阿拉徳曼、库朗特、萨拉班德、加沃特、吉格六种舞曲,以g小三和弦为构建乐思而成的一首大型组曲。 在巴赫六首英国组曲里,第三号是他比较偏爱的。 相较他所熟悉的作品处理,段冉的处理更像是将碎片化的音符形象连接到一起使音乐呈现出了一种高低不平的感觉。 不过这种高低不平中又见音乐的协调平衡,在力度变化上也表现出的是一种阶梯式力度上升或下降。 音乐以段冉的方式行进着,在发展到阿勒德曼舞曲时,音乐中突然一改高低不平,双声部乐段直接以一种对话的形式进行展开。 秦键非常清晰的能听到段冉的左手的上行琶音中改变了触键的角度,直线而上的琶音直白短促,右手的对题以一种牧歌似的柔美与之对位,形成了一种精巧的呼唤。 “处理的好。”秦键心中在此点赞。 整首作品听下来,秦键的记忆点都留在了阿勒德曼舞曲,这倒不是说段冉后面的几个舞曲弹的不好。 只是秦键目前对于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随着越发深入的接触钢琴音乐和钢琴史,他也变得越发谨慎了起来,尤其是对待各个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不懂就多听少说,慎言为重。 一曲演奏结束,段冉的笑脸重新回到屏幕中,一脸期待的问道:怎么样,能不能听? 秦键比起一个大拇指。 放开它:阿勒德曼舞曲很好听,我喜欢 段冉看似腼腆一笑:谢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