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肖邦的音乐千变万化,肖邦有数不清的面,就如同此刻的17张评为面孔。 邓太山的眼里写着不喜,这可以理解,他曾挣扎在铁幕两边,他有着对钢琴艺术的固化思想。 相反塔里贝克这样从小生活在富足上流社会的绅士人物可以说爱极了这样的音乐,他喜欢简单的东西,尤其是将简单处理到极致。 俄国评委们中有两人还在思考秦键上一首作品中的演奏技法,他们能听出其中有属于俄派钢琴演奏的内核,但在结构表达上他们又不是很确切。 而波兰评委们,从他们的座位分布来看就可以看出这届波兰评委是两派人马。 以布兰哈诺为首的几人坐在第一排最左边,他的表情最耐人寻味,他目光一直在跳跃,不知在想什么。 而他一旁的安杰依旧是那副慈祥的微笑,他就像是天生长了这么一张笑脸似的。 再左边的奥拓则是没什么表情,老实说他还是喜欢刚才的叙事曲。 另一伙波兰评委坐在第二排的最右角,他们看起来就像几个老学究,不过其中有那么一个年轻的。 这个年轻的波兰评委之前在会议室里一个抬手的小动作差点让罗伯特起死回生,可结局大家伙都知道。 此时他又在不时东张西望的看着,他好像就喜欢做这些小动作。 这个年轻评委叫做卡夫廷,也毕业与肖邦音乐学院。 卡夫廷终于在欢快的圆舞曲结束后收回了目光,然后他看着舞台轻怂了下肩膀,他的动作表情看起来有点心不在焉,但他得说这华国青年的手指技术的确了得。 一气呵成的圆舞曲终于落下。 现场再度安静。 大家多知道接下来的曲目该轮到‘波兰舞曲’了。 现场观众,尤其是波兰观众都像是打了鸡血般的瞪着舞台,他们期待惊喜。 昨天一天老波兰们没听过几首像样的op53,他们不在乎技巧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她们就喜欢听气势,听个响儿,看个景色。 现场持续沉默着身影动了! 只见秦键的双臂狠狠砸下。 “噹!!!” 气吞山河的和弦犹如炮弹在舞台中间炸开,‘op.53降A大调波兰舞曲’ 最后一首作品,标题‘英雄。‘ 从容不迫的柱式和弦延续着豪迈的气势,自由速度下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跑动充满了饱满的音质。 这一刻,他显现出了在古钢琴上锤炼出的高精准触键力度。 技术是服务于音乐这点本身没错,技术不会单独与存在作品之外。 但任何时候秦键都没有忘记打磨自己的手指技术,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他的手指总能在他需要时候直接派上用场。 或许有人不屑于技术流选手,或许这些人真的没有见过什么是技术流的演奏高手 无需任何铺垫,一出手便是火力全开,连同表情,此刻钢琴前的秦键如同一团火光。 他激动的双臂倾向琴键的方向,和伊多一样,他更早的将全身力量灌注于双臂之中。 他用苍劲有力的铁手奏出了雷鸣般的声音。 轰隆轰隆的琴声若战火硝烟,人吼马嘶。 李斯特说,‘英雄舞曲强有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散和麻木的人都京东振奋起来!’ 波兰钢琴家克莱兹称其为‘典型的战歌!’ 滚烫的波兰民间音乐色彩,富有歌唱形的旋律音调。 华丽不缺本色,朴实并无干燥 这不是思想或心理活动的写照,这就是一场精心动魄的战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