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这最后长达30年的教学生涯中,辽阔的北国疆域给了他无穷大的舞台,他也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为俄国培育初了一批最早的优秀职业钢琴家。 其中不泛有格林克与杜彪克这样的俄派钢琴先驱。 杜彪克也是最早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第一批钢琴老师。 杜彪克的四大门徒之中又有后来俄国强力集团之一的巴拉基列夫这样的技巧大师,也有拉兹维夫这种专注于钢琴教学的老师。 时间来到1860年,拉兹维夫也受邀来到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同年,他在自己的府邸开设了著名的私立钢琴寄宿学校,在不同时期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培养出了又一代年轻的天才钢琴家。 如拉赫玛尼诺夫、四大学派的另一创始人伊古姆诺夫,还有欧莱在欧洲盛名极其显赫的捷克钢琴家莫舍列斯。 莫舍列斯成名之后受邀去到了成立不久的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这象征着某种轮回。 在莫舍列斯任教期间,他的毕业班里出了一位叫做鲁道夫的德国钢琴家。 鲁道夫又在毕业后的1865年去了克隆音乐学院任教。 而涅高滋的父亲兼启蒙老师古斯塔夫涅高滋就是在1870年毕业于鲁道夫的门下。 这样一看,一目了然。 以克莱门蒂为起点的钢琴教学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多个国家的沉淀,为后来的俄国钢琴四大学派中的涅高兹学派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涅高滋承认并深刻认同这一点。 所以他敬告后人,时代的车轮永远向前,并且永无休止。 —— 晚些的时候,在秦键得知叶戈尔的祖籍在德国科隆,他便回到酒店亲自拨打了对方的电话。 当电话里传来一声和蔼的德语问候时,他才意识到对方可能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怪老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