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灵感使然:到底不是良药-《我的钢琴有诈》


    第(2/3)页

    “课程时长为两学期。”

    “你老师已经向学院提议,他建议参与这门课程的同学应该在节课获得相应的学分积点。”

    吴青顿了顿,“我这边已经同意了,就看其他几个系领导的意见了,不过应该问题不大。”

    “谢谢您。”

    相比吴青,秦键心中更感谢的人是沈清辞,不过有了院长点头,这事就基本就没跑了。

    对于大家里说,绩点虽然不如专业学分重要,但有总比没有要强。

    从吴青办公室离开之后,秦键去了沈清辞的办公室。

    接着整个上午,他都在沈清辞的办公室度过。

    师徒二人聊了许多,比如这次音乐会,比如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一行的见闻。

    秦键着重为沈清辞讲了讲布宁老爷子的现况。

    “老先生身体总体还不错,我听他给学生上了两节专业课,他的嗓门很大,而且挥舞起胳膊的模样一点也不像老年人”

    “那就好。”沈清辞听后点了点头。

    秦键知道沈清辞曾在国外求学期间受过老爷子的点拨,并且一直视对方为偶像。

    就像他对波里尼。

    后来在聊到书的出版问题时,秦键讲了他和叶戈尔之间发生的事情。

    只是沈清辞并不太了解叶戈尔,““这些事情你可以和波特好好说说。”

    沈清辞问秦键是否打算将出版计划搁浅,秦键回答是。

    两方面原因促使。

    叶戈尔没有明确点头是他心里绕不过去的障碍。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于这趟莫斯科之行他认识了叶戈尔。

    尤其是在昨天与对方最后的聊天过程中,虽然以争论居多,但不得不说秦键受到的启发绝对不少于被对方否定的观点。

    一直以来他坚持将文献引入国内是为了填补这一块学术空缺,所以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按照原文内容还原。

    在这一过程中,他得承认不少学派观点的确如叶戈尔所说,“它们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但叶戈尔还说了,“它们并不是被抛弃,也不能被抛弃,它们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是反思。”

    这两句话让秦键意识到——在将这本曾经的巨著翻译给今天的华国钢琴学术界,他是否也应该在反思中把那些不适用于今天的东西添加一些“注释“。

    当然,这件事他在之前若有若无的做过一些,比如他会在一些涅高兹的观点之后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

    而结果只是他偶尔的灵感使然。

    他并没有仔细思考是否可以把过此等做法当做翻译这部著作的一个核心为你来对待。

    翻译+引深,在还原的过程中加以新时代视角下的剖析,然后给出未来设想。

    思考到茨,他有重新再来过的冲动。

    或许暂时搁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