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格鲁克的歌剧作于巴黎。 麦亚白尔,一个从德国前往巴黎寻找新新天地的犹太作曲家。 肖邦与李斯特自是不必多说,连同奥芬巴赫这些人统统都是从巴黎扬名海外。 尽管那时巴黎的主流音乐是更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芭蕾舞和歌剧,并不是钢琴 但此种风尚下,对后来法派钢琴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崇尚自我的法派有着勇于向前探索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们对于守旧严肃的德奥派自开始就有一种从骨子里带来的成见。 这点从沈清辞的演奏风格中便可窥其一角。 而留学于奥地利的廖林君自然在音乐思想上受到了德奥音乐的影响。 所以由此可见求学路径对于一个人的学术见地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键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径的前半段。 最后。 是关于他心底自然而然冒出的质疑。 秦键承认并感激沈廖两位亦师亦友的前辈在这两年对自己的栽培。 没有二人的悉心教导,秦键的成长速度不会快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但是此刻他不得不质疑沈清辞对于科赫的评价。 暂停片刻,让镜头先随着秦键的目光回到舞台上。 —— 随着掌声落下,科赫和他的弟子鞠躬谢幕。 随后的第二个曲目依然是一首改编作品,改编自李斯特的狩猎,钢琴三重奏。 从钢琴的摆放位置来看,科赫依然是主奏。 三架钢琴将这首曲调原本就无比昂扬的作品演绎的更加浪漫多姿多彩。 秦键专门留意,科赫在一段极富炫技的华彩段落并没有交给他的两名学生来演奏 其中一名学生秦键知道,是一名去年刚刚拿过奥地利电视钢琴大奖赛第一名的维也纳新晋青年钢琴家。 科赫独立完成了这一段华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