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段冉:“好的老师。” 接着兰顿把剩下的曲目如上述格式逐一告知了段冉。 而此时的秦键已经打开空间有一会儿了。 兰顿所说的这些曲目他别说听过,就连一些作曲家的名字他都是第一次耳闻。 接着他发现了三点有趣的东西。 第一,兰顿口中的作曲家清一色的都是法国国籍作曲家。 第二,这些作曲家的作品都是诞生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界时期 第三,每一个作曲家都是籍籍无名的存在「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这让他大感好奇兰顿如此布置曲目的的目是什么。 段冉这边刚记完,他就忍不住问了一句:“都是法国作品吗?教授。” 如果秦键只是好奇,那兰顿对于秦键的问题就显得颇为有些震惊了。 兰顿之前只知道秦键拥有着惊为天人的钢琴演奏技巧和过人的作曲天赋。 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审视秦键的私人知识库。 要知道他刚才所说的大多数作曲家和作品,除去一些历史悠久老学院里专门负责研究钢琴作品发展史的老学者以外,他可以肯定全世界再没有多少人知晓。 不过兰顿并没有继这个问题与秦键展开什么。 “没错,它们都是诞生在1974年到1925年之间的法国作品。” 他首先肯定了秦键的问题,更是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时间区间。 接着重新看向段冉。 片刻。 “段,我研究过你所有的演奏资料,你钟爱李斯特对吗?或者说你个人非常喜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 段冉:“二者都有,我喜欢浪漫时期的钢琴作品,尤其是李斯特的钢琴作品。” 兰顿将段冉的话记录了下来,“好的,那么下一个问题。” “我一共听过你所演奏的17首李斯特作品,发现你似乎有些过分的专注于左手指部分地力量运用,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 —— 兰顿精确无误的点出了段冉的演奏习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