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想来想去终是没有开口。 因为他发觉只是半个下午的时间,自己的想法就已经开始有一种被对方影响的趋向。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太多新鲜的名词参杂着他所看不到的知识盲区,乍一听给人以无比新鲜的感觉。 这种新鲜感是很容易让人走进某种误区,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了。 在真切体会看到之前,他对这一切他先持怀疑态度。 尤其是在听到对方极力否定诺曼不懂贝多芬而自称自己才是维也纳最懂贝多芬的人后,他可以理解对方或许是真的有实料,但在关于廖林君二人之间的关系描述上,兰顿却实地吹了个大牛皮。 不过也无妨,至少今天的第一次见面,秦键总体还是颇为满意的。 至少没有让他失望,对方给段冉上课的整个过程他有仔细注意每一个细节。 兰顿让段冉做记录的时候,自己也把段冉的每一个回答写了下来。 这个教学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后面也确实如兰顿所说,段冉的注意力确实把太多的关注焦点放在了李斯特个人上,然而这背后几乎关系着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问题。 至于他个人,兰顿虽然没有与他交流教学上的问题就下课了,但他也算收获不小。 没有再主动提起贝多芬的问题,最后闲聊了一会维也纳的天气,三人相约下周的今天见面,接着他与段冉先离去。 离去前兰顿提醒二人道,“别忘了明天下午来拿谱子,三点之后我都在办公室。” 二人离去后,兰顿再次翻开工作日志,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铅笔,然后在新的一页上画了起来。 他拿笔的姿势确实像画画。 边画着,他不时停笔作出回忆的表情。 —— 回公寓的路上,二人手拉和手漫步在康斯大街上,他们自顾自的聊着天,来回的行人与车辆宛如成了他们的背景板。 “还好吧,总体和我预想的差不多,你呢,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啊,他的理念挺新鲜的,我挺想试试他布置的作业,不过他这周好像没有给你布置什么内容。” “没有吗?不是让我帮助你吗。” “哈哈,秦老师小课堂又要开启了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