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建文帝1-《惑问命运》
第(2/3)页
见三人都不搭话,韩生威用不标准的吴语又问了一次。
三人还是一言不发,那两个年长的和尚见韩生威只有一人,同时悄悄的摸向身后别在袈裟内匕首。
这个动作自然逃不过韩生威的神识,微微一笑,抬手很随意的轻轻一指,洞口一侧的一块大石头随即化作粉末,连个响声都没有,悄无声息的化成一堆粉末。
韩生威收手时顺带着弹了个响指,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这招叫‘指点江山’,平时用来玩耍的。”
三个僧人模样的人被吓傻了,两个年长的和尚互视一眼,同时给韩生威跪下,其中一人道:“不知仙长有什么吩咐,我二人全都答应,这里还有银元宝十锭,一并献于仙长,只求仙长放我应文师弟出去,他还年轻,修行之路还很漫长啊……”。
另一年长和尚也附和道:“我与应能师兄愿服侍仙长左右,做牛做马……”。
自成就仙境之后,韩生威脑海中的之前的模糊记忆和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很容易就能记起,所以听到这两个年长和尚说的话,和他们提到的两个法号,以及之前的那句“皇上,前边有光,到出口了。”,还有他们的一系列表现,韩生威已能确定他们的身份。
这个应文应该就是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后来被他的叔父燕王朱棣篡夺了帝位,所以后世称其为建文帝。
韩生威很是纳闷儿,历史中的建文帝于靖难之役之后生死不明、下落成谜,没想到竟然穿越到这里来了,心中不禁自问:这又是什么级别的巧合啊?
韩生威经历过太多难以理解的事情,对此也只是在心里感叹一下,遂问最后发言的年长和尚:“这么说,你就是应贤喽?”。
三人大吃一惊,他们刚刚逃出来,外人不可能知道他们剃度的事,面前这个年轻人怎么知道的呢?
韩生威没理会三人面部表情,继续道:“叶云、叶希贤,监察御史;杨应能,吴王府教授;这位应文,我还用说吗?”。
这时,一直一言不发的被称作应文的年轻和尚长叹一声道:“天意、天意啊……朕随你去,放过这二人如何?”。
应能与应贤又跪向应文,齐声道:“臣等誓死追随皇上!”。
“唉……平……都起来吧……”,应文又长叹一声,本来习惯了说‘平身’,觉得不妥。
“遵旨……”,应能与应贤同时站起,又同时挡在应文身前,平静地看着韩生威。
见对方承认,韩生威感觉这样的画面甚是荒诞,一个几百年前的亡国之军(君),一个无论如何努力始终都一事无成的现代人,就这么诡异的相遇了?比之遇见彭加木还要不可思议。
但同时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凄楚感觉,与自己的一事无成比起来,似乎这个建文帝所受地打击更大一些。
万事都有根源,自己所受的是生生世世的精神折磨,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的无形诅咒,而建文帝却是理解错了朱元璋的良苦用心,最终才导致的国破家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