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三国演义不能信-《汉末书吏》


    第(3/3)页

    陈惠氏也一脸担忧:“二郎从未接触商贾事、与那些出劳力赚钱的粗汉子们,也没接触过。

    二郎你可知晓,他们的食量之大?平日里吃自个儿,他们都是省着吃。若是放开肚皮,二郎你这样的斯文人,五个都顶不住他们一个人的饭量!陈婉他爹这工钱,还是不用发了罢!

    一家人还要甚工钱!管吃饱就成。”

    文呈心中一暖,笑笑道:“二老不必担心。这价钱是小婿仔细考量之后,才定出来的。

    二老别忘了,县仓那边的酒楼工地上,也是出力的匠人!他们每日里,每顿饭都是敞开肚皮地吃。

    均摊下来,吃多少铜钱的饭食进去,都是有据可考的!二老放心便是。

    工钱,必定是要付的。做得起生意,出不起工钱?二老有了入项,心里也踏实不是。”

    陈惠氏摇摇头:

    “月俸三贯钱,二郎你是在偏袒陈婉她爹吗?哪有如此高的工钱!

    我们一家子五口人在东山乡种地、摸鱼、挖药材、织布做绵被……啥活儿都干!一年到头没休息过。天天都是天不见亮就爬起来……日日起早贪黑地没命干活,一年到头还挣不来二十贯!

    除却税赋,连三五贯钱,都攒不下;好些人家,还得卖田地,方能完结税赋。

    二郎你休要变着法子地帮我们。”

    文呈瞟眼一脸崇敬之色、满怀深情地看着自己的陈婉,开口道:“岳母勿要多想,小婿钱庄里,还有月俸十贯的掌柜咧!

    二老放心,这些都是小婿核算过成本的;稳赚不赔!只不过赚的不多罢了。

    那码头的食铺,原本就不是用来赚大钱的;那地皮获利,才是一亩都够食铺干十年的了。故此,二老如今可是明白了,那土地里获利,是如何的低廉?

    等到那宾馆酒楼开张大吉之后,一天的获利,都抵得上二老在土地里刨食一年哩!”

    陈智大吃一惊,随后思量一番,点点头:“二郎竟然开钱庄了?了不得、了不得啊!那钱庄,哪是等闲人敢涉足的?

    不过,二郎说的地里刨食,苦胆水累出来,也终究食不果腹;此话言之有理。果然还是你们读书人脑子好使!

    陈婉三弟,还是得去读书;我那工钱,二郎就拿去给陈相交束脩、买笔墨罢!”

    文呈摇摇头:“陈相入县学,一句话的事情。可小婿并不打算让陈相,继续啃那死书。以后,陈相就跟在小婿身边,由我来调教罢!

    定让他强过入县学虚耗时日。”

    当晚议定诸事,皆大欢喜。

    ~~~~~

    码头上的食铺,便是后世“十元钱管饱”那种店铺,求的是薄利多销、赚点辛苦钱。

    文呈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赚钱,而是将那店铺,用作收集情报。

    码头上龙蛇混杂,打听各种秘闻、小道消息最为快捷、方便。

    再有一个,那是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掌控舆论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

    文呈还有一个目的:击垮顾嫂的汤饼铺子,使得顾嫂不得不关门大吉、最终为文呈所有…

    是所用!

    脚背山上,以后去进香的女眷别院、制作胰皂、提取精油诸般事情,还需一位精明利索的女强人打理

    而顾嫂,正是理想人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