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89章 188章:三战成英 (有读者大大问,斧头俊拿斧头是怎么打架的。) (山顶博物馆还真有仿制品,我见过一次,就是两个铁片子,焊在一个铁杆子上面。) (不是砍木头的斧头,也不是开山斧,是原来渔民砍生蚝的工具。) (还有,新宿事件是美化双方,潮汕人在新宿根本没挺住,是五邑人扛住了,按现在的说法,是福建人。) (也就是现在的福清人!) (都是开刃的铁片子,一柄好的武士刀非常贵,小鬼子对本国人下手更狠。) 打完胡须勇之后,江湖中人,再也不敢小看这个新出头的和连胜猛人。 街上混的烂仔,纷纷拿他当偶像,都想拜入他的门下。 和连胜也看中斧头俊的实力,立刻开香堂,把他提拔成大底红棍。 其实在帮会的大佬中,斧头俊绝对是个异类。 他虽然是靠拳头出头,但并不崇尚武力,他喜欢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能动脑子,绝对不动拳头。 果栏梅就在天水围待着,不惹是生非,找他麻烦。 斧头俊就主动到果栏梅的陀地,同她谈生意,帮助她把果栏生意,开满整个和连胜的堂口。 一分的好处费都没收,就是想要交朋友。 搞定大后方之后,斧头俊就开始经营元朗,给兄弟们找财路搵水。 斧头俊是码头出身,找财路,自然而然地将目光对准码头。 熟头熟脸,再加上他不挑不拣,给活就干。 一来二去的,那些码头上做大飞(走私)生意的大佬们,都愿意把差事留给他去做。 斧头俊做事不蛮干、他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如何高效保质地完成这些大佬们的任务。 依靠着自己出色的统筹能力和说干就干的执行力,他变成了码头大佬面前的红人。 他出头的时候,社团的财路就那几条,码头是大油水,可以养活一个堂口,乃至一个社团。 短短几年的时间,斧头俊靠着搬运货物的活计硬是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而他也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元朗的小码头,并非无主之地,是联公的生意。 其实这个时期的联公,根本不在意码头这种小生意,毕竟他们有顶级大水吼叶寿。 联公是大名鼎鼎的刘句容(音译,违禁)创立于四十年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