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冬叔对着弯腰恭候的经理,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 说者也有心,听者也有意。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两个商会的副会长、元老们,都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经常敲打别人的盛春合,没想到今天也让别人敲打了一句。 但他没有动怒,嘴上功夫最要不得,毕竟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十里洋场跑来的戏班子,是越来越少了,成器的更是没有几个。” “但毕竟是同乡,想要听听乡音,只能耐着性子,看他们乱唱。” “这要是在十里洋场,早让人扔进黄浦江喂王八了。” 盛春合就算想息事宁人,但话说出来,就变了味道。 不管是潮汕人,还是上海仔,大家都是外省人,区别只不过是来的早晚而已。 要是装坐地猛虎,也不问问新界那帮地主们干不干! 再说同乡做错事,商会不论如何都会出手保下来,如果听到点风声就低头,那这个海运商会会长,自己也不用做了。 你来我往的交锋,让二楼的场面冷了下来。 在场坐着的十几人,都看着自己的领头大佬,只要一个手势或者眼神,就立刻做出反应。 “说起十里洋场,我也想起了许家做生意的小事。” “那时候许家吃饭都成问题,哪有排场摆架子,出头当大佬。” “只是混在渣甸银行的船队,跑东跑西,想要给一家老小挣口饭吃。” “跟船上的神父学了两句英语,才慢慢当上了华领班,之后在上海买船,一点点摸爬滚打地做了起来。” “跟你老兄的太子兵,没法比啊!” 顺着话头往下说,冬叔也十分向往十里洋场那个风云地,只要机遇到了,一定有你飞黄腾达的机会。 杜月笙如此,永安郭家,先施马家也如此,都是在十里洋场发的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