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894章 曾子解读“泰伯篇” 两人稍作休息,然后继续研讨“泰伯篇”。 在乐歌的要求下,曾参只得说了起来。 “乐伯伯!‘泰伯篇’主要讲的是礼让!能者居之!” “礼让?能者居之?” “只有礼让,把职位让出来给能够胜任的人,社会才能得到很好地治理。难道不是?乐伯伯?” “你是反对周制的承袭制度了?”乐歌问道。 “没有!没有!”曾参看着乐歌,摆手道。 “不可以啊!”乐歌提醒道:“你要是这么编排的话?你的《论语》可能就是禁`书了!可能就无法公开发行!知道么?” “这个?” “好了!你先往下读吧?我看看你都编排了哪里内容在里面?看看会不会成为禁`书!你?唉!”乐歌叹道。 “是!乐伯伯!先念给乐伯伯听,听听乐伯伯的意见,回头再作增减。”曾参应道。 “好!”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泰伯把王位让给季历,就这一事件,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如果没有泰伯的让位,就没有周的文明!” “哦?”乐歌道。 对于这些历史,他哪里知道?要不是曾参解读,他是根本不知道的。 “本来!按照惯例,承袭爵位的人是长子,也就是泰伯。可泰伯也觉得侄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有圣德,所以就不想承袭爵位了,就躲了起来。只有他和老二都躲了起来不承袭爵位,其父就可以把爵位传承给老三季历。季历,也就是姬昌的父亲。这样!侄儿姬昌就可以顺利地承袭爵位。” “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