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进境-《灵山之路》


    第(2/3)页

    “还有多久能突破?”丁浩找到一行,问道。

    “还差最后一步。”一行知道他在问什么,反问道:“你呢?”

    “已经真元境第五层。”丁浩的情绪稍佳:“多亏了阿难上师的指点。”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传来:“丁施主不必客气,施主佛缘深厚,佛法修为惊人,能够有此进境,并非老衲之功。”

    丁浩笑了笑,也没过多解释。

    自从三人同行以来,丁浩便经常与一行以及阿难讨论佛法,在一行眼中的佛法,对于他来讲,他更认为是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而对于这样的思想或者哲学来说,丁浩有着自己的认知。

    但最为奇怪的却是,解析佛家理论之后,对于大日剑经的修炼确实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按照丁浩的理解是因为更为深刻的认知了修行的道理,从而和开创大日剑经之人当时的心境以及思想达成了一致,才能够更加的有助于修行。

    修行之间有大奥秘,资质、资源、际遇、甚至是心境思想都会成为修行的因素,有些是必然,有些确实偶然。

    丁浩现在无从得知。

    他在进入真元境第三层后,修为一度陷入了停滞状态,丁浩试了几次却无济于事,后来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然后偶然有一次在与一行讨论佛法的时候,他感觉到了体内修为的一丝松动,他惊喜莫名,后来经过慢慢的尝试,终于找到了更好的修炼方法。

    他这时候明白,原来意志并不一定要在极大的压力之下才能体现,意志也可以是思想。

    而为什么佛宗大修行者往往认为佛法越精深,修为越精深便是这个道理。或许这便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漠北的苦行僧终日苦修,锻炼了非凡的意志力,忍耐力,这样的极限也正是意志的表现。

    殊不知,他这样子恰恰符合张弛有道的自然规律,所以短短时间内他的修为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此刻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真元境第七层,体内真元微微一动便是轰轰作响,原本便如水银般凝实的真元此刻更加的凝实,已经开始朝着固态金属化的趋势在发展,甚至让丁浩在怀疑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小金人的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