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图书馆-《灵山之路》
第(3/3)页
每层楼有一个专门像是处理器一样的东西,能够自动处理贡献点的事情,他盯着看了好久,后来唐元实在看不过去了,说道:“这东西就出自严格严主任之手,你想研究的话,可以问他啊。”
赶走了唐元,丁浩继续参观起了第八层,正如唐元所说,这里的藏书实在太多了,密密麻麻足有数十万本。这里的藏书也并不仅仅只是修行功法,还有很大一部分乃是修炼心得。
对丁浩来讲,修炼心得要比修行功法还来得更加的难能可贵,因为功法他现在已经不缺了,大日剑经怎么着也算是一流传承,而且他之前得到的无名剑经也不简单,最主要的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功法乃是力之极尽传承,其余的功法他反倒没那么在意了。毕竟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也是懂的,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修行教育,对修行中的很多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虽然目前他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修行认知和最高层次的修行体系知识,但是依然不能弥补他基础知识薄弱的这个弱点。
丁浩随手拿起一本笔记,书名叫做《论真元境的重要性》,他再翻了一下,又在不远处找到了差不多的一本,书名叫做《论气海境的重要性》。他看了一下作者,竟然都是同一人所写。
他来了些兴趣,开始细细看起来,此时他的修为已经达到了真元境第十一层,一路行来,对气海境和真元境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感悟,所以他想看看别人对这两个境界的理解。
他翻开第一页,开篇便写着:余受资质所限,一生未入圣境,平生之所憾也,然余一生浸淫圣境之下,于气海、真元两境甚有所得,余愿以此得广而告后来者知之,当不负余之一生所得也。
他再翻开下一页,细细品味,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便读完了第一本,他觉得不过瘾,又继续读完了第二本,此时刚刚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
这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不过对气海、真元两境确实有些独到的见解,首先他说道开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开悟,在什么样的开悟能够得到最大的几率成功。
其次他说到了人气海穴的情况,把元气种子分成了若干个等级,以及这些等级对应的资质等级,然后又对真元树也分了等级。
最关键的是,他论述了资质对圣境以下的提升以及影响,并做了一些量化的数据。
依他的数据可以看出,每跨越一个资质等级,所带来的影响和提升至少是成倍以上的关系。
而且他通过对圣境的调研,研究出了真元境开门数量对圣境日后境界的影响。他做了一个数据统计,大约开了三十门以下的,基本不能突破到灵台境第三层,五十门以下的几乎不能突破到灵台境第十层,想突破灵台境二十层的,至少也得破开八十道门。而灵台境二十层以上,在所有人的认知上便已经是绝顶之列。
然后他又列举了什么样的资质体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功法才能够打开最多的门。
这些研究,每个结果都有大量的数据参照,可想而知他在做这些研究的时候花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
这样的笔记可以说是瑰宝也不为过,而这样的研究,在这里足足有数十万本之多,虽然每一本都有优有劣,但是毕竟都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学院真正的底蕴之一。
这才是灵山能够成为修行圣地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样的,各大阀门世家和其他圣地能够得以传承不灭,能够得以傲立数千年,也是因为与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