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一夜无眠-《白月光爱妃来也》


    第(2/3)页

    郡主把苏蓁蓁 的事情跟大师说了一番之后,大师就盘腿坐在那里,一直闭着眼睛仿佛在算些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大师起身走到苏蓁蓁 身边对她说道:“你的孩子不幸感染上天花,直到最后不治去世,那都是他的命,与外人无关。命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是说不准的,谁的命好,谁的命坏,这都是上天已经安排好的,谁都无法改变。你也不用对自己太过自责,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孩子已经去世你就应该节哀,那都是他自己的命,其他人也更改不了了,后面的日子你就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苏蓁蓁 听完大师的一番话之后,似乎更明白了些什么东西,连忙对大师说道:“谢谢大师的开导,您说的这一番话我都听懂了,并且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真是太感谢你了。”大师笑着说道:“就不用谢我了,我只是说了我该说的一些内容,后面的日子就看你自己了。”苏蓁蓁 微笑的点了点头,于是郡主就和苏蓁蓁 离开了寺庙回县主府去了。

    普济寺的香火很是旺苏,来来往往许多香客在大殿上虔诚地跪拜着。袅袅的白烟冉冉上升,向神佛们传达着人世间的祈祷。苏蓁蓁 直愣愣地发着呆,还是不能释怀。倘若这世上真的神佛、有命定一说,为何她平生积善行乐,他的孩子乖巧懂事,却因着一场天灾没了命?

    听着那梵音和木鱼声,苏蓁蓁 的眼睛却越来越红,双手紧扣着衣角,隐隐有走火入魔的架势。主持见苏蓁蓁 有些失控,便开口道:“我与施主说个故事吧。《佛说五无返复经》上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梵志,从罗越只国来,欲得学问,便到舍卫国。”

    转了转佛珠,主持接着说道:“梵志即到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合掌低头,默无所说。梵志曰:我见父子二人耕田下种,儿死在地,父亦不愁,居家大小都无愁悲,是为大逆。”听到这里,苏蓁蓁 转过头,眼底的戾气散去,渐渐有了光亮。

    主持叹了口气,“佛言:不然,不如卿语,此之五人最为返复,知身非常,身非己有,往古圣人不免斯患,何为凡夫大啼小哭,无益死者,世俗之人,无所识知,生死流转,无有休息。梵志心开意解:如病得愈,盲者得视,如暗得明。于是即得道迹。”

    说完这个故事,主持便跪在团蒲上念起《地藏经》。苏蓁蓁 回味着这个故事,慢慢地松开了手,闭着眼睛,泪从脸上滑落。突然,她起身跪在佛前,拜道:“多谢大师开导,蓁蓁 明白了。蓁蓁 还有个请求,希望大师为我儿超度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日,我每日捐一万香火。”

    “人死眷属须悲啼者,凡夫俗见也。耕者家属知缘尽则离,无庸悲恋者,承佛开示之正知见也。”主持慈悲地看着苏蓁蓁 道:“施主能看开,贫僧十分欣慰。小施主此世福薄,但施主替他广结善缘,来世自然一生平安喜乐,无病无忧。”

    说起来世,苏蓁蓁 想到了自己。她本就是异世之人,若是孩子也有来世,平安喜乐,无病无忧……这便够了。于是苏蓁蓁 静心下来,在主持的陪同下,为孩子超度了四十九日,也算做了最后的告别。

    回京那日,郡主特意来在门口候着苏蓁蓁 。大堂上,苏蓁蓁 抬眼看见郡主局促的模样,心中十分愧疚,便开口道:“这些日子,多谢你们了。是我不懂事,叫王妃王爷和陛下费心了。我今日不便出门,劳烦你代我向他们道声谢,请个罪。”

    郡主几步上前去抱住苏蓁蓁 ,有些哽咽道:“蓁蓁 ,这事不是你的错,你不要再内疚了。我知道你心里最不好受,没去庙里那几日我看着你就像要随衡儿去了一样。”说到这郡主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道:“蓁蓁 ,你还有我们。”苏蓁蓁 点点头,二人聊了会天便散了。

    这几日因着丧期,没什么人来找苏蓁蓁 ,倒是清静不少。虽然有时看着孩子的旧物仍免不了触景伤情,却比最初好了许多。为了不让自己多想,苏蓁蓁 开始整日投身在研制新的胭脂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