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天子这孩子……-《明贼》


    第(2/3)页

    “元庆,你,你担心什么?”杨娇~娘下意识问道。

    李元庆深深叹息一声,却也没有避讳杨娇~娘,“娇~娘,我是担心鞑子啊。鞑子最喜欢在这个时节出兵。我若离开长生岛,这个消息,怕不是很好封锁住啊。”

    杨娇~娘这时也明白了过来,忙道:“元庆,那,那怎么办?”

    李元庆却忽然一笑:“娇~娘,其实~~,这事情,也可以反过来想。鞑子若是出兵了,我这边,反倒是更安全!”

    …………

    崇祯皇帝在圣旨中对李元庆的要求,是要李元庆在腊月二十之前,护送毛文龙的遗孀和孤女入京,他要亲自接见她们。

    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给了毛文龙天大的面子了。

    忠孝廉耻。

    华夏被儒家文化禁锢几千年,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害,便是‘百善孝为先’。

    便是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崇祯皇帝此时这手段了。

    用这‘孝’字来牵制、压迫李元庆,李元庆若万一不去京师,就可以给他最大的切口,将李元庆推到整个舆论的对立面,推到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对立面,推到整个大势的对立面。

    此时可远非是崇祯十年之后,准确的说,是松山之役之后,整个大明的大环境已经崩盘,士大夫阶层已经抛弃了朱家的江山、纷纷另求他路。

    在此时这般状态,失去了舆论大势的支持,这就意味着,李元庆将会失去在政治上的依托,事倍却功半。

    但李元庆若去,那~~,崇祯皇帝却必须要出点血了。

    就算得不到勋爵,最起码,李元庆的勋衔上,他得再加一层了。

    虽是‘虎口拔牙’,但对此时的李元庆而言,这风险,却并非是不可控。

    即是如此,李元庆又为何会不去?浪费这等机会?

    更不要提,李元庆的确需要与崇祯皇帝好好聊一聊,改善一下双方这几年、一直充满了猜忌的关系了。

    用两天时间,将岛上的事情筹谋完毕,关键还是军事方面的部署。

    李元庆非常担心,历史上的己巳之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很可能还是会发生。

    以皇太极的雄才伟略,他很难放过这简直若天赐一般的良机。

    毕竟,今年年初的入关之役,后金军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损失,但总体而言,收获却是相当丰厚。

    而李元庆去京师这种消息,根本就遮掩不住,皇太极又怎可能会放过这等机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猪队友既然已经无可改变,李元庆自也只能在对手身上想办法了。

    尤其是~~,有着今年年初与刘兴祚的紧密配合,李元庆已经有了充裕的经验和把握,再在这场战事中,狠狠的捞上一大票。

    届时~,只要能将袁蛮子搞下来,李元庆就有了重新恢复辽南,包括名正言顺的吃下旅顺、吞并东江的光明正大借口。

    而只待能将辽南和东江连成一线,李元庆在军事上,将第一次真正占据、在对后金战事中的主动权,也有了更深厚、更宽阔、更充裕的战略空间。

    一旦此事达成,李元庆自己不犯下猪一般的失误,那~~~,困扰华夏几百年的女真之患,将被他李元庆一己之力,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