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小院的门被敲响了。 原来是张老太太听说柳叶儿要做夹袄,特意带着两个儿媳妇过来帮忙。 “这不入了秋没事儿做,闲着也闲着,就过来帮你了做做针线活,我想着你一个小姑娘家,肯定忙不过来。” 张老太太拉过柳叶儿的手,轻轻拍了拍。 “谢谢张奶奶,谢谢大婶子,谢谢二婶子。” 柳叶儿微微一笑,对着三人道谢,和胖喵儿一起把她们领进了西屋。 刚进屋,三人就被摆放在地下的五个大桶吸引了注意。 “哎哟,这么多桶,这是干啥呢?”张老太太好奇的打量过去。 “张奶奶,这是我们家养的田鸡。”胖喵儿解释着。 柳叶儿接话:“天气冷了,抓不到田鸡, 我们就想着自己养,这是门赚钱的生意, 怎么也不能丢掉。” 自己养? 张老太太听了眼睛一亮,夸赞道:“你们小孩子脑瓜就是好使,想法多,我们咋就想不到这点?” 张家跟着胖喵儿五人,卖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水煮田鸡,再加上卖豆芽的收入,赚了约有二两银子。 这对乡下人来说是笔巨款,得之不易,格外珍惜。 他们日日夜夜期盼着快点过年,到了明年夏天又有一批田鸡成长起来,他们就可以继续这门买卖。 谁曾想,竟有意外之喜,胖喵儿几人不满足于现状,自己动手养起了田鸡。 “唉!”胖喵儿像小大人似的眉头紧锁,轻轻叹了口气。 “张奶奶,我们的地方太小,装不了田鸡。” 胖喵儿把遇到的困难吐苦水般说给张老太太听。 “养不了?这有什么难的。” 张老太太一听乐了:“放我家呀,我家有地方。” 张家的房子和周家的差不多,分别是上房、东厢房,西厢房,东西两侧各有几间屋子,本来是给孙儿辈准备的。 只是他们年纪太小,暂时先跟着父母住,便空置了下来。 “张奶奶能匀出几间房?” “两间。”张老太太伸出连根手指。 犹豫了下,又竖起第三根,笑道:“挤一挤也能空出三间。” 大不了她把几个孙子都弄去上房住。 “三间!” “真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