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东隅桑榆-《青玄问天》
第(2/3)页
未过多久,有人送来晚食,屋内尴尬稍减。待那人离去以后,又恢复原样。
司马问之是道人,喜好盘坐。几年来的修行习惯,令他久坐之下也没有不适。
明伶是仆人,习惯跪坐。但她平日多是站着,在司马问之屋中跪坐了一两个刻时以后,觉得不适,开始挪动双腿,减少痛楚。
“屋中气闷,我出去走走。等到有人将东西送来,我自会回返。”司马问之见状,借口走了出去。
说是出去走走,申时已过,天色将要变暗,他没有什么地方可去。见琅琊也未走远,便走过去与她待在一起。
出来的举动极为明智,预计只需要熬制一个时辰的药物,直至戌时将过,才有人匆匆送来。他没有询问缘由,带着那人进入屋中。
屋中只剩一人之后,明伶不再觉得拘束。久跪劳累,她从座位上站起,坐到床榻边沿。
司马问之带人进入的时候,她已倚着床柱将要睡着。听到响声后急忙起身,慌乱之下又抻到伤口。
之前仆人走的时候,司马问之曾有嘱咐,令一女眷将东西送回。这样做并非无用,他开出的方子内服与外敷兼用。
告知前来女眷敷用方法之后,司马问之再次走出屋外。
在他心中,女子名节贵重,即便在其他人看来,仆人本身就无足轻重。
两个刻时之后,女眷从屋中走出复命。司马问之知晓屋内已经收拾妥当,带着琅琊走回屋中。
“这是什么药物,敷用之后透体冰凉,很是舒服。”见他进屋,明伶主动询问。
“祖宗传下,用来活血生肌。”司马问之知晓她已无碍,开口回应。
他的祖宗皆是帝王,对医术并不精通,”祖宗”一词并不恰当。但只是不恰当,并非有误。方子得自宗门,上清宗历代祖师也是他的祖宗。
“只是汤药太过苦口,下次能否不用?”明伶听后点头,随后说出请求。
司马问之听到请求,走向明伶,将她身旁汤碗拾起。
她喝的并不干净,碗底还留有少许,司马问之用手指蘸了一些,放入嘴中品尝。
舌尖转动几次以后,他知晓汤药为何送来迟了。
先前开出的方子中,他对药草年份没有限定。方子被拓跋龙阳看到后,他没有用府中存货,而是遣人去城中购置年份久远的上好药草。
一去一回,耗费工夫。
虽然耽搁时候,但药草年份愈是久远,药效愈好。同时入口之后,苦感也愈是浓厚。明伶说的无错,汤药异常苦口,几近难以忍受。
“无法舍弃。外敷用于去痛,内服用于去病。况且,汤药还有其他效用。”司马问之答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