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暗物质之灵-《逆熵论》


    第(2/3)页

    这个能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不过它的基础能力包含了傅斌之前学过的《空间建模》和《数与形》,对他来说学习肯定不难,但由于用处不明,也先放着。

    第四个让人愕然,竟然叫《消化系统强化》,看简介的意思,这个身体强化比五感强化要特殊,而且以后有大用,同样需要药剂辅助。反正也不贵,直接换了。

    第五个权限叫《暗物质之灵》,一看这名字,傅斌就不由地提起了神,简介都没来得及看,直接就兑换了。反正这个权限是最便宜的科普理论类,只要3000贡献,然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器,仔细阅读这篇新到手的资料。

    刚刚看到这个名字,傅斌就知道这篇文字肯定与“暗灵”有关,果然,看完之后他恍然大悟,同时也叹为观止。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真有比熵能生物更高级的生命形式。

    《暗物质之灵》,先是详细介绍了“暗物质”的概念,这个科普知识点傅斌原来在现实世界就略知一二,在这里只是了解得更系统一些。

    根据现实世界的理论,人类可直接观测的物质与能量只占宇宙所有质量的5%左右,而暗物质与暗能量大约占了85%,剩下的是完全未知的存在。地么,既然占宇宙5%的物质都能形成生命,那么占85%的暗物质暗能量,自然也有极大的可能会产生生命。

    这种生命形式是人类完全无法想象的,也几乎不可能与人类有交集,因为人类唯一能发现暗物质的方法就是用利引力效应间接推测出来。

    那么就算暗物质中生活着大量的暗物质生命,甚至与人类生活在同一片空间,我们也无法感应到彼此,更不要说发生冲突了。

    因此,暗物质生命与人类就像是生活在两个平行空间一样,各过各的,互不干扰。在科学上,这样的假设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有人说他家有一条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温度……总之没有任何方法能找到的龙,就算他没有说谎,这样的龙与不存在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第二世界与现实宇宙不同,这个世界可以拥有“领域”这种能力,当意识体的领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就能与暗物质发生干涉,从而与“暗生命”产生交集。

    也就是说,当领域强度达到准探索者的水平时,就能“看”到呈丝状的暗生命,称之为暗灵。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丝状暗灵并不是它的全貌,而是领域与暗生物碰撞的接触面,也叫“耦合面”。

    打个比方,就像两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相互都看不见对方,只是通过碰触发现对方的存在,两人相互接触的部位,就是“耦合面”。只不过现在,对方不是人,甚至不是我们经验中存在过的任何生命形式,无法想象方是什么样子,只知道“耦合面”是呈丝状的。

    这就像《瞎子摸象》的故事中所说的一样,每个人摸到的“大象”还不完全一样。比如在这里,傅斌看到的暗灵,与荣膺之翼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但却可能是同一个个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