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回 二郎庙-《五行山》
第(1/3)页
却说伴着秋水浓浓的思念,悟空、玄奘一行百余人浩浩荡荡,直走了三个多月,才行到大唐帝国边界处的最后一座城镇——河州卫……
同沿途经过的州城府县并无二致,河州卫负责边防的总兵闻西行特使、大唐御弟殿下驾临,慌忙组织起本地的僧、道、大儒五百余人,对玄奘师徒进行了隆重接待。
由于新年将至,加之众官员极力挽留,盛情难却之下,玄奘等人只得滞留在城中驿馆,度过了自己有生以来最为奢华的一个春节。
节日方过,求经心切的玄奘便带上悟空、悬胆和小哑巴,在匆匆挥别河州卫的同时,也将从长安城随行而来的一众从人打发回去了。
轻车简从,重新上路,师徒四人行走在略带着泥土芳香的孟春乡野,一种如释重负、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海阔天空,高谈大论,边走边聊之余,众人一口气前行了二十余里,眼见得脚下的道路逐渐变的坑洼不平起来。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翻过一座沙丘,趟过一条小河,前面不远处,一座勉强立在道路北侧、孤零零的破旧小庙映入了大伙儿的眼帘。
走进观瞧,但见那庙门上方挂着的一块灰突突的匾额上,镌刻着“二郎真君庙”几个歪歪扭扭、褪了色彩的金字。
“徒儿们,现在日上当头,中午已至,咱们不妨就在这小庙内歇歇脚,吃些干粮再赶路吧。”玄奘说着下得马来,将马的缰绳拴在了庙门左首边一根光溜溜的枯木桩上。
“师父,弟子常听人言,这灌江口的杨二郎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虽贵为玉帝外甥,但却是个逍遥自在、听调不听宣的天外真仙!”不知为何,说起二郎神杨戬,悟空的内心深处竟涌出了一股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的奇妙感觉。
“群……主,我小……时候,也听……人讲过二……郎神桃山救……母的故事。这二……郎神的母亲乃玉……帝的妹子思……凡下界,因配……合杨君,才生……下的杨二郎……”小哑巴边说边推开虚掩的庙门,大家一起来到庙中。
绕过一道照壁,抬眼观瞧,只见由西至东,并排矗立着三座大殿。西配殿、东配殿内分别供着垂眼低眉的释迦牟尼和道骨仙风的太上老君,中间主殿内则供奉着该庙的主神——二郎真君。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与东、西配殿内栩栩如生的两尊神像有所不同,这二郎真君的圣像却被塑造的*尽失。打冷眼儿看,那真君圣像中间的神目略显上扬,左边的眼珠有些向左,右边的眼神稍显冲右,如此一来,其面部表情便呈现出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的状态。
或许正是由于这明显的雕刻失误,才最终导致了这座受到佛、道两家教主共同加持的二郎道场,彻底陷入了无人问津、沉灰满室、蛛网横生的窘境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