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他有手段,能够处理好各国的外交关系。 他想打你,必然会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然后!搞好外交关系断你的援军。 三!他手下有一个能打胜仗的大将军庞涓。 其实!他的手下不止庞涓有军事上面的才能,还有其他军事能人。比如说龙贾,也是军事奇才。之前的时候,卫鞅的主子公叔痤,也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在魏国,远远不止这些能打仗的军事人才。 正是因为魏惠王手下有能打仗的能人,他才滋生出“以战养兵、以战强国”的想法和做法。 一般正常国家,比较大的国家,比如说战国七雄等这样地大国,人口与军队的比例,是有讲究的。 首先!你必须有足够的兵力,防止与你一样强大地国家来入侵。别人有多少兵力过来,你可以拉得出来多少兵力对抗。 第二!你必须有很好地外交。你没有外交,当你的兵力投入到正面战场后,别人就会趁虚而入,削弱你的综合国力。 到时候!你只有割地求和,或者其他赔偿方法来平息战争。 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是不养多余兵力的。 什么叫多余兵力? 其实就是!你这个国家人口只有这么多,都去当兵了,粮食就跟不上。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这就是多余兵力。 正常比例是:你们国家种地的人口所生产出来的粮食,正好满足军队的供给。最佳情况就是:不仅满足军队供给,还能积余,应对天灾人祸。 而一个国家在发展时期,军队的数量必须更少。国家采取赋税杠杆作用,让农民多种地产粮少交赋税,促使农民愿意生育。 在冷兵器时期,人口就是生产力。 只要有一点脑子的君王,他们首先发展的不是军队,而是生产力(人口)。因为!人口就是生产力。 在发展人口期间,一定要低调,要装逼。不能发动战争,不能与人战争。一定要花钱消灾。 等到人口上去了,你才可以发展军力。 就跟秦孝公上台后一样,一面重用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力、发展人口。一面在魏惠王面前装逼,并与其他国家搞好关系。特别是与楚国搞好,找一个靠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