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制作出来,如果售价订在五块一瓶,指定赔得奶奶都不认识他。 这么算下来,一瓶至少得十块以上,才有赚头。 但是谁愿意花10块钱,买一瓶饮料喝呢?人家宁愿十块钱买野山杏来吃,都比这划算得多! “理论上确实不划算,但若是野山杏的成本降低呢?”姬常目光灼灼的盯着邓妙文。 “据我了解,一斤野山杏市场上卖差不多五十,也就是说它的进价至少不能低于25一斤,有可能更高。就算姬先生进价会低一些,能多低?!一斤野山杏,据估计最多能生产出12~~15瓶饮料的样子。” 邓妙文不是讥讽嘲笑姬常,而是这是事实分析。 “这个……邓厂长就没必要问得太清楚了吧。” 既然是独家生产,想打品牌,就像销售野山杏、以及野山菌那样,姬常自然要做到垄断才可! 不是他不想告诉邓妙文,而是真的没必要。 “姬先生真打算用野山杏生产饮料啊?大概能生产多少?”姬常不愿回答,邓妙文自然没有强求的道理,大家是合作关系,都有钱挣、各自满意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先说一下成本,” 不等姬常回答呢,邓妙文已经当先开口了,“以塑料瓶为例,一瓶的成本费用,我方大概会收取一块钱!若是用铝的,生产成罐装,成本费再加三毛;若是铁的呢,只需加一毛五;您看能行吗?” 毕竟这三种材料,价格不一样嘛。 邓妙文算的很清楚,若是饮料厂向其他工厂购买这些瓶子、铝罐之类的,塑料瓶,每个大概一毛钱;铝罐,每个大概3毛,铁罐虽然不值钱,但也比塑料瓶进价高,划到1毛8的样子。 商标,直接用烎昆的商标便可。 产品的风格设计,需要姬常自个儿去联系。 当然,邓妙文也可以给他介绍这方面的人,谈设计生意就得姬常自个儿出马了。 在加上水、电,机器损耗,人力投入,方方面面,一瓶收取姬常1块到一块五之间,饮料厂能够赚取的价格大概是在5毛到7毛之间。 然而,这些问题,姬常却不需要考虑,他只需要去除邓妙文厂子里收取的价格,再去掉乡亲们采摘野山杏的工钱,就可以了。 至于水果运输,以及成品之后的运输,姬常有车,自然不用多余花费。 算算扣除这几项之后,销售出去,每瓶利润大概是在3到4块之间,自然可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