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工钱也是多加两千。 收入高了,干活儿自然起劲。 两人热络的忙碌起来。 这天早晨,方岭叔已经带着四个能出力的乡亲们,去买砖、水泥啥的,准备湖边盖屋、砌池子用。 至于打鱼的人,渔船都交给张全叔了,自然由他选拔。 由徐会计记录在册,算工资的! 而且这活儿只需要每天下午打鱼,上午还是有时间采点野山菌、野山杏啥的,可姬常依然觉得劳动力有些不够用。 联合着沈支书,召集乡亲们又开了次会议,询问一下各家外出打工的劳力,有多少能回来的。 得到的结果,却有些让姬常不大满意。 大多数外出务工的乡亲们,还是不怎么相信窝在家里能够挣钱,而且比外面挣得多;甚至觉得在家里没出息,不愿意回来。 有些外出的务工年轻子女,则是被家里的老头老太逼着回来的。 其中好几个在大城市干建筑的云溪村村民,中午吃饭的时候凑了一起:“毛凯,家里给你打电话了吗?” “打了,咋能没打捏?~~我老爹催我和我媳妇回去呢,说是家里比外头挣得还多!”那叫毛凯的家伙,三十出头,跟媳妇结了婚,生了孩子扔给家里老人看着,他们两个在外打工,而且是工地上水泥活儿。 一边啃着馒头,就着大锅菜,毛凯说道:“我是不相信家里挣得比外面多,德意哥,你看看,我跟我媳妇,我是大工,每天工钱260块呢,我媳妇提泥斗子、搬砖,一天也能挣150,我俩一月能挣一万二三呢。这里包吃住,就算去掉我们俩一月两千块钱开销,还得净赚一万块呢。家里啥活,能比得上这个挣得?你说对不!” “我也觉得家里传过来的话不大靠谱,也不知道姬家那二小子到底给乡亲们怎么灌的迷魂汤,怎么一个个都向着他说话?”这叫德意的老实汉子也一阵摇头,不怎么愿意回去。 “德意哥,你啥打算,回去吗?”叫毛凯的问道,“反正我是不准备回去。但是我媳妇有点想孩子了,我准备让她回去看看孩子,也顺便瞧瞧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嗯,我也不准备回去。不过,跟咱们一起出来的毛蛋、香椿、赵广他们几个,好像有点意动~~”德胜说道。 “德胜哥,毛凯哥,你们看看俺爸使得啥手机给我视频来着,我咋觉得村子里这事儿不是忽悠呢?~~”这时,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一手端着一碗大锅菜,一手拿着手机凑了过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