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肉联厂(30月票加更)-《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10月底,村前塘子坑边上的200亩地刚能站住人,大伙就穿着“鞋胚子”,种上了小麦。

    “鞋胚子”就是比鞋底大一圈的长方形薄木板,前后打眼穿上麻绳,绑在鞋底上。

    这样就增加了受力面积,人不至于陷进泥浆里。两人一组,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摇耧,耧腿浅浅的划过地表,划出一道浅沟,一会的功夫,就合了起来。

    稍有不慎,人就陷进泥浆里。费好大的劲,才能拔出脚来。这麦子种的,可真是艰难,种上麦子的地里,不多远就一个泥坑。

    今年的洪水含泥沙多,洪水漫过的地面,覆盖了一尺多厚的泥浆。

    本来,这二百多亩地留着明年种春作物正好。可是,大伙看900亩的耕地都是繁育的麦种,就把这二百亩地种上了小麦,大伙还是吃自己分的麦子安心。

    连着忙活了两个月,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河水封冻前,厂房扩建完成,厂里的工人增加到80人,每天宰杀生猪200头。

    石庙村的人那个高兴啊,他们村养的猪都能卖个高价了。个别提前卖给食品站的人家,后悔的不行:“早知道就等俩月了,就这俩月的时间,每头猪少卖一百元钱。”

    他们卖出去的,是春节后买的猪仔,快养一年了,都是二百六十多斤的大猪。

    附近村子的人也高兴,韩屯村的肉联厂扩大规模,收的猪多了,他们喂的猪,到年底也能买个好价钱。不过,他们养的猪,能长到二百斤的不多,大部分在150斤左右。

    各村的人都找人来韩屯村打听:“你们村收猪,也和食品站一样分等级吗,不够二百斤的啥价啊。”

    这还真是个问题,村里的几个干部商量后对外宣布,韩屯肉联厂收猪,也按国家的收猪标准,分三个等级。

    200斤以上的0.75元,200——150斤的0.70元,150——130斤的0.65元,价格比国家的标准高了一倍。

    附近的村民,听了以后,那个高兴。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食品站的站长找援朝舅舅抱怨:“韩书记,你们村办起肉联厂,我的先进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