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盖别墅?-《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韩屯和石庙村,由于黄河北移,滩涂地多达几百亩,为村民养殖提供的富足的饲料。

    像平城县的李村,黄河南移,村里的耕地都成了河底,庄稼种到了河沿边,苜蓿草都被他们锄干净了。

    养鸭子是靠的村前的千亩塘子坑,冬季喂苜蓿草粉。石庙村的塘子坑面积少,多的一家养十几只,还有好多人家没养。

    韩屯村正是靠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殖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家家收入居丰。

    要是让村民在养殖和住楼中选择,估计大家宁愿住平房,也不会放弃养殖。

    娘俩说着说着,不自觉的声音就大了,二爷年纪大觉浅,车子稍微的颠簸,就醒了过来。

    听了娘俩的议论,担心的问:“秀芹,俺没出过远门,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别墅。以前成天楼上楼下的喊口号,知道住楼是好事。

    可听了你刚才的话,俺咋猜思着不对劲。咱庄稼人不喂生灵(家畜)可不行,别说现在一年买几千块钱了,就是一年二三百块,也是笔大收入,够给家里置办个大件。”

    姥姥赶紧给他解释:“二爷,我就在京都见过婉莹的别墅,也没见过农村的楼房是啥样。就是觉得京都的别墅住着是好,可养生灵子不太合适。咱这不是去参观吗,到地方就知道了。”

    二爷也说:“原来养一头猪也没觉得咋着,这养的多了,家里的味道确实不好。特别是阴雨天,满院子都是猪粪的臭味。

    依俺说,盖楼还不如建个好猪圈,就像咱村里的猪圈那样,自动刮粪,自来水冲洗,干净卫生。各家再建个沼气池,做饭都不用烧锅。

    沼渣肥地比土杂肥好,一年清理两次就行,比天天出圈轻省多了。”

    得,娘俩纠结的养殖问题,被二爷一句话给解决了。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实践出真知。

    悠悠由衷的敬佩:“老姥爷,您老就是高,境界高眼界也高,不愧是村里的家族长,领路人。”

    二爷紧张的说话都打别:“悠悠,现在可不行封建那一套,俺可不是啥家族长。要说领路人,你舅姥爷才是。”

    姥姥也不管悠悠正在开车,伸手照着悠悠的后背就给了几捶:“让你胡说,越大越没把门的。好好开车,大人说话小孩子少插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