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滩区改建-《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3)页
再说,那四合院并不适合农村,院子的四面都盖满了,牛棚猪圈盖哪里,农村人哪有不喂猪羊的。
石庙村的人说了,他们盖平房,也要像楼房那样,留出来前后院,牛棚猪圈都放后院养。他们不建自动化的猪圈,却想建沼气池。
石庙村分地到户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喂牛和驴,猪圈自动化,牛棚也得人工清理,干脆一块人工清理。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电也没自来水,自动化缺了这两样,安装了也没法用。
沼气池没有水电也能用,打扫出来的粪便扔里面,干净卫生省力气,还能做饭照明。
根据他们的要求,新的设计图很快就出来了。宅基东西14米,南北24米。三间主房,前院十米,东西各两间配房。后院八米,牛棚猪圈和鸡窝和厕所都在后院。
单独的沼气池造价不高,一千元就够了,还包括照明灯和炉具。
规划设计图制作出来,工作组马上召开了滩区村庄建设动员会,会议就在韩屯村召开。
为了这次会议,新垫的村台上,搭建起一个大帐篷。帐篷的外面,摆放了二十多个宣传栏,张贴着多种村庄建设效果图。
与会人员到齐后,先在帐篷内放映专辑片,再观看效果图,最后才是各级领导讲话。
会议的主题就是这次张集公社的滩区重建,一定要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各村根据群众的经济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村庄的规划来。
制定规划有几个基本要求,符合群众的意愿,街道和胡同统一规划,房屋和院墙高度一致,住房和配房规格一致。
这次垫村台,原来的宅基地一律作废,每户半亩,是村庄规划的有利时机。
规划制定后,各村统计所需建材上报,工作组统一调拨调配,尽快帮助滩区人们建设新家园。
工作组进驻后,对17个滩区村庄都进行了走访,各村的情况基本了解清楚。
张集公社的17个滩区村庄,韩屯和石庙算是比较好的,其他的村庄去年受灾严重,损失巨大。房倒屋塌,就剩下一堆砖瓦和梁檩。
这两年收入高了,谁家都有一两千的存款。可要是按照工作组的设计图,最差的院子,也得四千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