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 对策-《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如今满清鞑子深入大明腹地,从地利这块来讲,有利于大明军队,方便实行特种作战计划。
    卢象升听完一言不发,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秦秀才所说的方案与自己原先的战法大同小异,甚至更有新意。
    卢象升在崇祯十年四月十五日曾上了一个奏章,《选用奇兵疏》,他要求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
    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安抚郧阳的成功,靠的是长途奔袭。
    洛阳以骑兵数千击溃闯王百里联营,滁州以三千关宁铁骑蹂躏闯王数十万大军,靠的还是长途奔袭。
    野战和奇袭,是他喜爱的战术。
    如果秦秀才能够忠于大明,则是大明之福。若是加入国内反贼队伍,则是大明的悲哀。
    一时之间,他的心里患得患失,久久难以抉择。
    “秦秀才对大明内忧外患如何看待?”
    卢象升思虑半天,牛头不对马嘴的问出这样一句。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得不到士子和江南地区民众的支持,并多次受到大明毁灭性的打击,如果能够政通人和,他们翻腾不起波浪。
    后金鞑子军队虽然凶悍,但人数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
    只要山海关不失,他们就算能从蒙古越过长城进入关内,也会因为补给线太长而无法占领大明领土。
    唯一可虑的是……”
    秦浩明说到后面,实在不知该如何对卢象升说。
    他说的都是实情,尽管按照目前如此不堪的形势,大明朝廷仍然有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
    问题是崇祯和朝廷“猪公”在战略层面上,一错再错。
    通常在形势有利时就应积极进攻以免除后患,形势不利时就应积极防御以消耗对方实力。
    在两线作战时就应暂时与一方讲和以保存实力,这些都是常识,可大明朝廷精英人士却如同白痴般接连犯错误,你让秦浩明如何去说。
    即使是卢象升,也并非没有错。
    “秦秀才不妨直言,无须顾忌。”
    秦浩明的话让卢象升大为赞同,此子是大明难得的明白人,急忙开口问道。		
      
    第(3/3)页